您的位置:首页/精品赏析

红土地上的地质人

来源:《中国作家》作者:陈国栋时间:2022-04-23热度:0

地质工作服务江西赣南老区纪实(一)

在祖国的版图上,位于江西省南部的赣州,是中国红色政权的诞生地,也是中国工农红军西征北上奔赴抗日前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生活劳作在3.94万平方公里红土地上的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付出的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阳春3月,正是草长莺飞,春暖花开的时节。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眸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启航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日子里。我来到了江西省地质局驻赣州市的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江西省地质局有色二队、江西省地质局264队,走进三代地质人中,聆听他们讲述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坚守初心、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前行,探寻和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矿产资源地,将地质工作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为革命老区的发展振兴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感人故事。

找矿!找矿!无尚光荣

江西赣南大部地处南岭东段,东临武夷,西接诸广,区内重峦叠嶂,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岩浆岩分布广泛,由于长期受到地质活动、大陆板块挤压的影响,导致赣南地区山脉分布多,盆地、断裂带的现象十分普遍,大量的金属通过频繁的地壳活动被带到地球表层,给矿产资源的富集创造了较好的地质条件。

 一、“世界钨都”的奠基者

钨是稀有金属,由于其耐高温、坚硬,是制造钨丝、军工的重要原材料。赣南因丰富的钨矿资源而被誉为“世界钨都”。

红色中国第一矿——铁山垅钨矿的故事

中华钨矿旧址

三月的赣南,熏风和煦。城镇、乡村桃花怒放的景色,田里的油菜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随风舞起一片片金色的巨浪,山丘上绽放的映山红,一幕幕美丽景象映入眼帘。我不禁想起李白在《金门答苏秀才》中的一句诗: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3月21日下午,我来到了于都县大窝里的铁山垅钨矿区。在参观中华钨矿公司旧址时,铁山垅钨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赖雄杰、公司党群工作部主任华峰向我详细介绍了中华钨矿的前世今生。

铁山垅钨矿,是在1921年发现的。1930年4 月,毛泽东同志在会昌调查后,在调查报告中提出了“尽快恢复和提高钨砂生产,筹集资金”的意见。并委派时任国家银行行长、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部长毛泽民到铁山垅、仁凤山矿区调查钨砂生产情况。

1930年冬,红三军团的一个团进驻铁山垅矿区,配合矿区附近的三区七乡苏维埃政府组织开采钨砂。1931年春,改由红军组织开采,并设立了“公营铁山垅钨矿”。生产出来的钨砂以每百斤50——52块银元的价格,卖给广东军阀陈济棠和国民党革命军第十九路军蔡廷锴,等量换回中央苏区紧缺的食盐、布匹、药品及枪支弹药等紧缺物质。钨矿的开采对于红军打破国民党蒋介石对苏区的封锁,增加新生的苏维埃政府的财政收入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为此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关注。

1932年春,为扩大钨矿开采规模,红军在铁山垅大窝里成立了中华钨矿公司。这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第一个公营企业。采矿领域涉及于都、会昌、泰和三个县,先后有5个中队15个分队的3500名矿工从事钨矿的开采工作。毛泽民任公司第二任总经理,任职时间是1932年冬——1933年冬。

据《铁山垅钨矿志》记载,从1931年1月——1934年9月的3年零8个月的时间里,铁山垅钨矿共生产钨砂7830吨,收入达620万块银元,占当时苏区财政收入的70%,成为新生红色政权的重要财源,铁山垅钨矿也因此成为红色中国的第一矿。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西征北上,在矿区的红军指战员加入了长征队伍。当时的中华钨矿公司铁山垅矿区有157名矿工加入了红军和游击队,仁凤山矿区有500多名矿工参加了红军和游击队。

1949年8月,于都县解放,10月即开始生产,到1952年底共生产钨精矿4千吨,有力支援了新中国的建设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

1959年——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铁山垅钨矿的职工在食不果腹的处境中,克服困难,坚持生产钨精矿3847吨,为国家战胜自然灾害,偿还苏联债务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铁山垅钨业有限公司的展览室参观时,赖雄杰说,按照企业的性质和成立时间考察,成立于1932年春的铁山垅钨矿,可以说是红色中国的第一个国有企业。

华峰同志给我讲述了铁山垅钨矿一名矿工参加红军,将中央红军发报时使用的发电机从于都背到陕北的故事。让我十分感动。

这名矿工叫谢宝金,身高近1.90米,力气很大,平时能挑起200斤的担子。中央红军长征前夕,毛泽民动员他参加红军,并告诉他,将红军中唯一的一台手摇发电机交由他负责。就这样谢宝金从一名矿工成为一名红军战士,并被安排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情报部。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出发时,首长对当时已30多岁的谢宝金说:“老谢啊,这台发电机是毛主席和党中央的‘耳朵’和‘眼睛’,没有这个机器我们打不了胜仗。”谢宝金坚定地回答:“首长,请放心,我一定会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它。”

由于发报机和这台发电机的重要性,长征途中,有一支128人的加强连负责保护这些设备。但是,长征途中,战友们一个个牺牲倒下了,到达若尔盖草地时,128人的加强连只剩下3人。

过草地时,谢宝金意识到,若背着发电机是很难走出去的,于是他就制作了一个竹排,将发电机放在竹排上,自己在前面拖,就这样硬是把这台有68公斤重的发电机“拖”出了100多公里的草地。

爬雪山时,由于雪山的小路陡峭狭窄,谢宝金就让战友将发电机抬起来放到自己肩上。在战友的帮助下,在经历和战胜了重重困难后,谢宝金终于把这台宝贝——发电机完好地背到了延安。毛主席称赞他是“长征模范”。

新中国成立后,谢宝金在北京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向组织提出:希望回家乡工作的申请。经组织批准,谢宝金于1952年回到了老家——江西于都县,在县供销社收购部当了一名普通的收购员,一直工作到离休。

1976年,谢宝金应首长之邀来到北京。在参观军事博物馆时,谢宝金一眼就看到了那台熟悉的发电机,他激动地扑上去一边流泪一边用手抚摸着它:“老伙计,我终于又见到你了”。工作人员赶过来说,“同志,这是我们一位老红军从江西于都一路背到陕北的发电机,您不能摸!”

看着老人依依不舍的背影,陪同人员对工作人员说:“同志,你知道吗?他就是长征路上那个背这台发电机的老红军。”工作人员注视着谢宝金的背影,庄重地敬上一个军礼……

已有百年开发历史的铁山垅钨矿,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钨矿资源的开采,铁山垅钨矿的钨金属储量在逐步减少,为保障矿山的持续生产,几十年来,地质工作者一直在矿区周边开展寻找钨矿的工作。

4月13日上午,我来到了位于赣州市红旗大道的江西省地质局有色二队老队部,与队长吴明珠、党委书记王定生聊起了铁山垅钨矿。

谈起这座功勋卓著的钨矿山,王定生说,“铁山垅钨矿是赣南九大国有钨矿企业之一,这么多年来 ,我们地质工作者对铁山垅钨矿的资源勘查工作从未间断过”。

1954年9月—1969年12月,有色二队对铁山垅钨矿分别开展了一次普查评价和两期勘探的工作,提交了钨金属量2万吨左右。所探明的储量主要集中在北组和中组。

为满足矿山持续生产及扩建的需要。1973年1月,有色二队在铁山垅钨矿原有勘探程度及矿山生产状况的基础上,在该矿的黄沙钨矿区的5.72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了第三期勘探。

地质工作者从研究地表标志带入手,运用坑探和钻探等手段,历时13年的勘探,新增钨金属储量近7万吨。使矿区的钨金属保有量达到10万吨以上,成为特大型矿床规模。按日采原矿石1600吨的生产能力计算,可持续开采74年。

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党委书记曾载林说,为了让铁山垅钨矿这个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特殊贡献的红色钨矿焕发活力。从2004年开始,在原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支持下,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在铁山垅钨矿、盘古山钨矿矿区及外围,持续组织开展地质找矿工作。

通过多年的持续工作,如今,在铁山垅钨矿、盘古山钨矿外围发现了新矿化类型矿体,既拓宽了找矿思路、领域,又缓解了世纪老矿山资源危机程度。尤其是外围矽卡岩型矿产的找矿新发现,对这一区域的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在战略性矿产锡矿和大宗紧缺矿产铜矿方面,有望在“十四五”期间,通过新一轮找矿战略突破行动,实现铁山垅、盘古山地区找矿新突破。

新中国的第一个钨矿勘探报告

讲述当年找矿的故事

说起江西赣南西华山的黑钨矿床,那可是鼎鼎有名的。西华山的黑钨矿因开采历史悠久,资源富集,一度成为“世界钨都”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新中国成立后,向国家提交的第一个钨矿地质勘探报告,就是西华山钨矿地质勘探报告,提交地质勘探报告的单位: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中南分局地质勘探公司,即江西省地质局有色二队、江西省地质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的前身。

位于赣州市大余县城5公里西北方向的西华山钨矿,已有100多年的开采历史。

1907年,在大余县城天主教福音堂的德国传教士邬利亨发现西华山有钨矿,即用500银元从西华山庆云寺僧妙园和尚手中买下山权,以修建花园为名,私自开采钨矿,偷偷运回德国。1908年,一名在南京西江优级学堂(前中央大学)读书的大余籍学生,利用回家的机会,将西华山的钨矿石标本带回学校交化验室鉴定,方知是钨矿。于是政府与邬利亨多次交涉后,以1000银元赎回了山权。开始了民采、官采钨矿的历史。

谈起西华山钨矿,当年参加西华山钨矿地质勘探工作,今年已88岁的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原总工程师吴允兹,回忆起这段历史无比自豪:“新中国的诞生,我们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在新中国百废待兴,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矿产资源的关键时刻,我们地质工作者用三年的时间就向国家提交了一个大型钨矿资源的勘探报告,我们提交的报告是我国第一个钨矿勘探报告,开创了我国寻找钨矿资源的先河”。

吴允兹是江西南昌人,1952年毕业于中南第五工业学校,曾先后在江西钨矿分局大吉山勘探队、冶金长沙地质勘探公司201大队、江西地质局钨矿普查勘探大队、908队、赣南地质调查大队等单位任地质员、分队技术负责、大队技术负责、副主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等职务,1993年退休。

西华山、大吉山、岿美山三大钨矿地质勘探项目,是新中国成立后,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之一。

1952年11月,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地质计划会议,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的陈云在会上指出“地质事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将成为一项最重要的事业,应为1953年国家开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积极找矿,地质工作必须来个大转变”。

1953年2月,地质部、重工业部决定联合组建中南有色地质勘查大队,不久更名为赣南粤北地质勘探大队。1954年,更名为中南分局地质勘探公司。这是我国第一支从事钨矿普查勘探的专业地质队。

为了实施好西华山钨矿地质勘探工作,为矿山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地质部、重工业部从东北三省调集地质队伍参加勘探工作。当时有2000多人在西华山矿区工作,开动钻机24台,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就有400多人。参加勘探工作的80%的是年轻人。江西省委从地方调来了县、区级干部87名,充实到勘探公司机关和地质队。在省公安厅二处任处长,解放前在上海地下党从事学生工作的李伟民被任命为地质队队长。

当时的工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没有科技装备和交通工具,我们就靠两条腿和罗盘、地质锤、放大镜三大件,开展野外地质工作。住的是用竹子、树皮编织后糊上泥巴作为挡墙,油毛毡作为屋顶的简易工棚。夏天,房屋被烈日暴晒得像蒸笼一样,而晚上蚊子的围攻,让我们无法安稳睡觉。冬天,房屋四处通风,冻得无法入睡。吃的方面,十天半月不见荤是常事,出野外时,中午饭一般都是自带的馒头,就着山里流淌的清泉水就解决了。

虽然工作生活条件艰苦,但大家都能按照李伟民队长提出,“年轻人要又红又专,将青春年华奉献给地质事业和矿山建设”的要求去做。

李伟民对青年同志特别关心、照顾,长年累月都在一线与地质人员同吃同住。他带头吃苦做表率,管理干部都学他,不怕吃苦、任劳任怨。

谈起队长李伟民时,吴允兹满怀崇敬地对我说,“在野外跑路线时,李伟民跟着我,一天走30——40里路。夏天在野外工作出汗多,有一次我们从大余荡坪到崇义宝山,走到半路上,他的两条腿内侧都磨破了,他就在河沟里用水清洗后继续同我一起跑。西华山钨矿地质勘探报告提交后,他调到赣南冶金公司工作,江西省地质局成立后,李伟民任副局长。反右派时,他保护了许多知识分子”。

1953年6月,西华山钨矿地质勘探,在6.5平方公里的范围全面展开,到1955年12月全面完成了勘探任务。1956年提交了地质勘探报告。探明钨矿工业储量28840吨,远景储量15010吨,平均品位为1.086%。另外还探明铋587吨,钼548吨。矿产类型为大脉型钨矿。1956年7月,国家矿产储量委员会批准了西华山钨矿地质勘探报告。

随后由苏联列宁格勒矿山设计院根据勘探报告进行矿山建设设计,并由苏联提供选矿厂设备。

1960年,西华山钨矿全面建成投产,年采矿石为100万吨,选厂日处理矿石量3500吨。按照钨矿储量设计的服务年限是14年。由于矿山建设者和地质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西华山的钨矿资源量在不断增加,钨矿的生产一直持续到2013年,因资源接近枯竭,矿石品位下降,采选成本升高,矿区开始转型发展。西华山钨矿山的生产年限达到了53年。

2021年3月21日上午,我来到西华山钨矿区。昔日的辉煌已不再现,但当年的老矿部、苏联专家楼、五里山工人村、浮江工人村、坝上住宅区、五里山选矿厂、五里山尾矿库等房屋和采矿设施依然保存完好。为更好地让这座有百年开采历史积淀老矿山,显现其见证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价值,整个矿区正在按照2017年国土资源部评定的“国家矿山公园”,工业信息部评定的“全国首批工业遗址”进行建设。

西华山钨矿矿山生产技术部负责人温龙辉带着我参观了目前还在生产的矿区和选矿厂。向我介绍道:“目前矿区还有可采储量2000吨左右,部分矿段在生产,但规模很小,年开采矿石量3万吨,年产钨精矿150吨”。

谈到西华山钨矿百年的开采历史时,温龙辉深情地说:“解放前的西华山共开采了钨矿4.8万吨。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的实施,地质工作者探明钨矿可采储量近3万吨,远景储量1.5万吨,以后在各个时期,通过地质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又增加了9万多吨的可采储量。从1960年建矿到目前,西华山钨矿共生产65度以上的钨精矿13万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从1953年,西华山钨矿地质勘探后,地质工作者先后在赣南红土地上,探明特大型、大型、中型钨矿、钨多金属矿床22处。累计探明的石英脉型黑钨矿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70%。为赣南累计生产150万吨钨精矿提供了资源保障。赣南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钨都”。

二、找矿荣获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8年7月16日,《人民日报》一版显著位置公布了国家科委关于1988年国家科技成果奖的评定结果。共有518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报道摘要如下:

本报北京7月15日讯,记者何黄彪报道,518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特等奖2项(需报国务院批准),一等奖33项,这次获奖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奖项目“江西省新类型重稀土矿发现勘探及成矿理论”,则建立了稀土成矿理论模式,勘探出了新类型重稀土矿床,使我国成为拥有重稀土资源和开发生产重稀土矿物的重要国家。

1989年12月19日下午三时,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开幕,《江西省新类型重稀土矿床发现、勘探及成矿理论研究》获得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赣南地质调查大队的韩久竹同志代表项目团队参加了这一科技盛会。

科技部颁发的获奖证书记载,获奖个人名单共15人:颜定邦、王达忠、韩久竹、张君立、龚长生、郭中勋、尹道玲、胡淙声、姚亚民、黄典豪、陈德潜、彭灼兴、王小凤、刘桂凯、吴澄宇。

主要完成单位: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地矿部矿床地质研究所、江西地矿局实验测试中心、地矿部地质力学研究所、地矿部矿床综合利用研究所。

15名获奖人员分别由龙南足洞稀土矿发现阶段的5人,会战勘探阶段的5人,成矿理论研究阶段的5人组成。其中赣南地质调查大队10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力学所、江西省地矿局实验测试中心5人。

由此,从国家科技主管部门的表彰决定,可以认定:江西省新类型重稀土矿床的发现、勘探及成矿理论研究的主要团队、人员,大部分是20多年来辛勤耕耘在赣南这片红土地上的地质人,而发现稀土矿的地点是在龙南县城10公里的东江镇一个叫足洞的地方。

2021年3月19日,我分别来到了当年作为项目团队代表,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表彰大会的韩久竹的家中,获奖人之一的颜定邦老人家中,听他们讲述当年寻找稀土矿的故事。

1969年9月9日,908队的一个地质小组的刘世濂、颜定邦、葛宗万在开展1:5万区域地质找矿填图时,在跑临江至料坑线路返回驻地途中,在料坑下朱屋生产队背后的小山坡上发现一处伟晶岩矿脉,他们停下脚步,标注了地质点并采了样品。回到驻地后,即向分队技术负责张君立作了汇报。张君立对这一发现很重视,立即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决定成立矿产班,对此地的伟晶岩进行评价,以期能够寻找到铌钽矿。当时根据上级的工作部署,地质分队的主要任务是在“三南”地区(龙南、定南、全南)寻找国家急需的铌钽矿。

新成立的矿产班共有4人,班长是一名工人,副班长是地质技术员颜定邦,成员是地质技术员龚长生,另外还有一名采样工。这个班的实际负责人是颜定邦。

颜定邦,是江西永新人。1958年因在中学学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江西工学院学习金属与非金属勘探专业。在校学习期间,担任过学生会主席。他仅用三年时间便学完了要用五年时间才能修完的地质系金属非金属勘探专业的基本课程,还自修了构造地质、地球化学、成矿理论等方面的课程。在大学实习阶段,他已能单独带队进行矿产普查和报告编写工作。1961年毕业时学校要留他在校团委工作。但他还是选择到地质队工作。到了908队后就一直从事1:20万区调、1:5万区域测量工作,在矿产班中他是唯一的共产党员。

矿产班进驻濂江公社料坑大队后,班组成员按照惯例分散在社员家中吃住。颜定邦被分配到一家姓廖的社员家里。这廖姓人家是客家人,过去祖上是靠打猎为生。以前不是住在料坑,而是住在离料坑有十多华里的足洞。男主人是一位六十多岁老实巴交的农民,从未与地质队员打过交道,颜定邦称他为廖老表。

颜定邦住到廖家后,与老廖同吃同住同劳动,闲时向他普及一些地质找矿方面的知识。有一次,颜定邦拿出一块石头给廖老表看,对他说:“这是一种矿石,你们叫麻石,比较难找。”廖老表接过石头左看右看,盯着石头看了半天,忽然蹦出一句:“你们怎么不早说呀!我们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哪个山上有这种石头,我们一清二楚。”这话声音不大,却像重锤敲在颜定邦心里,他连忙追问:“快告诉我,在哪?”廖老表爽快地说:“明天我带你去!”

第二天一大早,颜定邦一行头戴草帽,肩背地质包,手拿地质锤,跟着廖老表走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一个山坳,廖老表用手指着左边山坡,“说,就是这个崩岗有这种石头!”颜定邦立即快步向崩岗走去。他爬到山腰一看,只见半边山岗的表土塌下去了,露出了风化的灰白色花岗岩,上面斑斑点点,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有的是钠长石化,有的是白云母化。他当即用地质锤敲打取了一些标本。看到岩石“钠化”得比较厉害,他取下一些风化的岩石,用手搓搓竟成了粉粒。颜定邦向四处瞭望,只见周围的山上都被这种呈褐色的土壤所覆盖。这种地形地貌和土壤,在赣南十分普遍,但像这里的花岗岩风化得这么厉害却是少见。于是,他沿着山体(崩岗)走了几个来回,又取了几个岩石样本,让采样工用样袋装好。看看时间尚早,颜定邦提议,干脆在这四周再走一走,看一看,再取几个样。说完便带着班组的同志继续在山上取样。临近中午时分,每个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一张张脸被晒得通红。采样工用一根小杉树做扁担,挑着两大袋沉甸甸的岩石样品。

一向不苟言笑的颜定邦,这时倒显得十分开心,他一边用衣袖擦着脸上的汗珠,一边咧开嘴笑着说:“今天收获不错,弄不好我们找了个大矿呢!”

一个星期后,颜定邦一行风尘仆仆回到分队驻地,还没有回宿舍换下发馊的衣服,就径直走进了张君立的办公室,把这一个月来在龙南开展矿产调查的情况和群众报矿的情况向张君立作了详细汇报。听完汇报后,张君立认真仔细察看了颜定邦带回来的岩石样品,他一边看一边询问采样的情况,让颜定邦抓紧时间把样品送到大队实验室去做样品分析实验。

分析实验的结果出来了,样品中铌钽含量不多,但发现钇元素的含量较高。钇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稀土金属元素,它和钪及全部镧系元素统称为稀土。

由于稀土有着非常奇特的光、电、磁、催化和物理作用,只要使用一点点,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因此,人们将稀土称为“工业味精”和“工业维生素”。稀土在农业、工业、科技、军事等各领域都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稀土产业的发展,人类的科技水平绝不会发展到今天的程度。

得知颜定邦班组采集的样品中钇含量较高,张君立即安排颜定邦等人重返足洞,布施槽探、浅坑工程,同时采取了光谱样、化学样、人工样、重砂样,先后送达大队实验室和省局中心实验室九批样,共365个样品。

凭着多年的普查找矿经验,颜定邦执着地坚信,足洞是有希望找到富含钇的矿床。于是,他就采用三维方式找矿,在槽探里进行平面取样、曲线取样、从岩体内部系统取样。

在焦虑的等待中,大队实验室的分析报告来了。不久,省局中心实验室的分析报告也来了。颜定邦浏览检测结果非常激动,所有送检样品都是铌钽含量偏少,而钇含量却很高。再查阅资料,这钇就是一种稀有且大有可为的稀土金属。也许就是从这时起,颜定邦才真正意识到,他们寻找到了一种过去从未接触过的矿物——稀土。也就是从这时起,颜定邦才真正知道稀土。

足洞发现钇金属矿的消息引起了分队、大队、省局各级领导的重视。局总工程师苗树屏要求908队做好勘查工作,大队从实验室抽调了专业技术人员到足洞矿区,做进一步现场取样化验,以证实足洞发现的钇元素是稀土。

根据稀土找矿工作的发现和实验分析结果,国家地质主管部门组织了足洞稀土找矿会战。会战从1971年7月全面展开,至1972年3月结束,历时8个月。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成都综合所、江西中心实验室等单位都派出科技人员参加会战。会战取得的主要成果是,查明了矿化面积,确定了矿床的工业类型,创造了经济、简便的新工艺,确认了稀土为国内首次发现的新矿物。

韩久竹老人讲述当年寻找稀土矿的故事

在韩久竹家中采访,是我学习了解稀土矿产的一次难得的机会。

为了让我更多地掌握稀土知识,韩久竹老专家将自己存放的笔记本、资料、元素周期表找出来,耐心地给我讲解轻稀土、重稀土的区别,讲述当年他作为综合分队的分队长兼技术负责,为研究稀土矿的成矿理论,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资源所、力学所、成都综合所、冶金研究所的同行专家为我国稀土事业的发展所做的工作。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有二点。

一是他和同事参加项目申报国家科技成果奖项时,认真准备材料,回答评委提问的细节。他回忆道,1988年参加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评审时,在向评委汇报时,他从足洞稀土矿产的发现,到勘探、到成矿理论,讲述得有条不紊、清清楚楚。在答辩环节时,专家们提出了三个问题,他和彭灼兴分别作了解答。当他们的解答结束,走出会场时,部科技司的同志对他们说,“你们的汇报和答辩非常棒”。

二是他说项目能够获得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来之不易,从发现到勘探,从提取工艺到理论研究,到申报国家科技成果奖,历经20个春秋。为了这一成果,不知有多少人为此付出艰辛的努力。他说,这个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集体大协作。虽然获奖的名单只有15个,但为此做了工作的却有成百上千人。还有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支持,他(她)们都是这个国家大奖的有功之臣,千万不能忘记这些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同志。

都80多岁的老人了,思维清晰,谈起50多年前寻找稀土的工作,仿佛就是近年来的事,就连当时分队里的几十名专业技术人员,谁都做什么具体工作他都非常清楚。

足洞新类型稀土矿的发现、勘探和成矿理论成果,在国内外是首创,为地质工作者寻找同类型的稀土矿床,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指导,同时也奠定了中国稀土产业在世界领域的龙头地位。

在这片红土地上为祖国寻找稀土资源所做出贡献的地质工作者理应值得我们敬仰!

三、江西会昌找到大盐矿

赵宝生(82岁右1)、潘钰(81岁左1)讲述寻找盐矿的激情岁月

1970年3月,地质队在当年中央苏区的南大门会昌县的周田找到大型岩盐矿。食盐,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地质队找到食盐,这在当时可是一个让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战斗过的人们,特别是革命老区人民为之振奋。土地革命时期,由于国民党蒋介石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几乎所有物资都被禁止进入苏区根据地。而食盐就更是紧缺,一担谷子只能换二两盐。苏区的老百姓和红军为盐吃尽了苦头,不少同志为冲破敌人的封锁线将紧缺的食盐运进苏区而献出了生命。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将食盐化成水,撒在衣服上的片段,就真实地再现了当时苏区缺盐的情况。

1970年9月2日,在江西庐山召开的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革命老区找到大型盐矿的消息传来,毛主席非常高兴,写下了“江西找到大盐矿,储量19亿吨,可能还不止此数,印发全会各同志。这是一件大好事应该宣扬”的批语。

周恩来总理于1970年10月20日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发现大盐矿的909地质队的代表翁盛林、李庚智、王兰升、陈庆海、张林仔、陈金香6位同志。

2021年3月23日下午,我来到了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位于市区的营角上基地,听取当年参加寻找会昌县周田盐矿的赵宝生(82岁)、潘钰(81岁)讲述这段寻找盐矿的激情岁月。

1969年5月,在赣州地区召开的地质工作会议上,传达了江西省对地质工作提出的要大力加强煤、铁、铜、磷、钾、盐等矿种的普查找矿工作,尤其要特别注意寻找盐矿的要求。

当时,由于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海上封锁,海盐无法进口,故国内严重缺盐。为打破封锁,尽快实现我国寻找食盐的突破。根据地质大队的工作部署,1969年11月,我们普查小组来到会昌周田盆地(白垩系红层)进行踏勘和路线调查。周田是个红层盆地,当时有一种观点认为“红层无矿”。但我们还是决定在这个红层盆地上探索一下。通过在地表初步的调查中发现,有一层比较厚的风化为浅灰色泥岩层,泥岩层中存有岩盐晶体的空洞和薄纸状芒硝存在。从初步调查工作所取得的资料分析,我们认为这是白垩系的中下部,有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必要。于是,就加强了普查小组力量,对地表作了较为详细的调查。通过地质草测、地质剖面测量、地质构造和岩性观察对比,以及地下水、露头水井的观察取样等工作获取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推测认为周田盆地有岩盐成矿、储存矿产的条件和深部有岩盐层存在的可能。

谈到这里,赵宝生回忆道,当时在做地表工作调查时,当地老表说水井里的水有咸味,我就去水井边打上水后尝了尝,果然有咸味。根据这一线索和我们所做的工作,我就在周田街上距离水井200米处布了一个400米的钻孔进行探索。

潘钰老人回忆说,当时,钻机钻探时需要浓盐水做循环液,我就负责搬运盐巴并放入水池中进行搅拌。

1970年3月30日,第一个钻孔在415米处见到了厚度达十米的岩盐矿层。

钻到了岩盐矿体的消息一下子就传遍了整个周田镇,老表们兴高采烈地敲锣打鼓,鸣放鞭炮表示祝贺。当地政府与我们的领导商量后,让每家挑一担卤水回家熬盐,让老表吃上家乡的盐。

第一个钻孔找到盐后,江西省决定立即组织会战。在赣州地区和省局领导下,地质大队调集了5台钻机,钻探了5个钻孔,最深的钻孔打了700米,每个钻孔都是在400米左右见到盐矿。会战取得了重大突破,我们为老区人民、为祖国探明了一个储量近20亿吨的大型盐矿,从此结束了江西无盐矿的历史,还创下发现盐矿后47天就建厂生产出食盐的记录。

因为找到了国家急需的大型岩盐矿,909地质队成为“全国地质系统一面红旗”,荣获全国第一批“大庆式企业”的荣誉称号。中央媒体称我们地质队是“一支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开路先锋”。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有色二队、264队的地质工作者,先后在他们工作生活的红土地上,寻找发现了103种矿产,130余处矿产地及数千个矿化点,探明的石英脉型黑钨矿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70%。探寻和发现了稀土矿、江西最大的萤石矿、钼矿、赣南最大的银多金属矿。首创运用地质力学理论指导金属矿床找矿,发现了大余县木梓园等隐伏矿床,并总结提炼出著名的赣南寻找钨矿的“五层楼”、“五层楼+地下室”找矿模式。他们在这片红土地上寻找和探明了铌钽矿、盐矿、金矿等各种矿产储量,是“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的奠基者,为共和国的建设和革命老区的发展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地质工作服务江西赣南老区纪实(二)

为了满目苍翠的青山绿水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赣南是革命老区,为建设一个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新鲜,人民群众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的饮水安全、生态优美的环境。近十年来,在这片红土地上的地质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在寻找地下水、矿泉水、清洁能源地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生态修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红井”旁边的深水井

红井

 瑞金沙洲坝有一口驰名中外的水井,当地老表称之为“红井”。

1933年4月,中央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来沙洲坝。当时的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地方,不仅周围的农田没水灌溉,就连老表们喝的水都无法保证。当地曾流传着一首民谣:“沙洲坝,沙洲坝,没有水来洗手帕,三天无雨地开岔,天一下雨土搬家。”为解决群众饮水难的问题,毛泽东主席率领机关的同志,在驻地南面的田里开挖出一口直径85厘米,深约5米的水井。为了让井水清澈干净,毛主席还亲自下到井底铺沙石、垫木炭,以起到过滤的作用。水井建成后,解决了周边群众饮水难的问题。

1934年10月,红军长征离开瑞金后,国民党反动派多次填埋这口井,但老表们又一次次将其修复,终于将这口井保存下来。这口井见证了当年毛主席和红军关心群众生活,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人民群众怀念毛主席怀念红军,盼望红军早日回来的历史。

3月21日下午,我来到了仰慕已久的沙洲坝“红井”。在蒙蒙细雨中,只见这口已有87年历史的“红井”里的水还是那么的清澈,我用井旁的木桶在井里取了半桶水,情不自禁地喝了一口。“红井”旁,沙洲坝人民敬立的一块高约2米,宽80公分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石碑是那么醒目。在距离“红井”10米的地方,有一座毛主席与红军战士一同挖水井的雕塑,再现了1933年9月毛主席与红军战士为群众挖水井的情景。

在“红井”南面约100米的地方,我看到了一个面积约有200平方米的水塘,旁边有一间10平方米的白砖墙房子,透过门缝我看到了一台抽取地下水的深井泵。

原来这口机井是1987年冬,原地质矿产部赣南老区扶贫工作团为解决沙洲坝群众耕地灌溉缺水的问题,为红井小组的村民建的机井。当时扶贫工作团还分别在沙洲坝的官山小组、大窝小组、竹山下小组、杨岗小组建了四座机井。这五座机井建好后还铺设了灌溉管道,总灌溉面积达5000亩。如今,这些机井仍然在为当地群众灌溉农田服务。红井小组的这口机井位于“红井”最近,井深有173米,出水量可以灌溉耕地700多亩,同时解决了1350多名村民的饮用水问题。

今天,“红井”、“机井”的水依旧清澈,汨汨流淌,滋润着老区人民的心田。土地革命时期毛主席挖的“红井”和改革开放时期扶贫工作团钻探的“机井”是我们党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体现。是党和人民群众鱼水情深的生动写照。、

本文作者在红井旁

站在当年毛主席挖的“红井”旁,我与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原副队长陈永忠、地质队宣传部的王林坡同志讨论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上,传承好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老区人民办实事,为老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这是时代赋予生活工作在这片红土地上的地质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任务,也是地质工作者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3月23日下午,我采访了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院长肖则佑。

肖则佑得知我刚从瑞金沙洲坝回来,兴奋地说,“当年毛主席为乡亲老表找喝的水,我们现在接着为乡亲老表找地热水。”我们已在瑞金市的南面,距离“红井”20公里的地方,通过钻探打了一口深井,可采水量1314.0吨/天,地热水温度43℃,地热流体年开采累计可利用的热能量相当于一年节约煤炭2371吨。地热水水质类型为重碳酸硫酸钠钙型弱碱性水,属含氡、氟水、硅水型理疗热矿水,适合洗浴及医疗之用。目前,已完成地热开发的前期工作,合作投资开发的协议已经签订,地热开发后将直接服务老区人民。

地下水的开发,不仅解决了老区人民饮用洁净卫生水,提高生活质量的问题,也解决了牲畜的饮水难题。同时在干旱的时候能够解决耕地农田的灌溉问题,确保老区人民耕种的丰收。而地热资源是清洁能源,通过对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是推动康养、度假、旅游、地产开发等产业发展,减少面源污染,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老区人民收入的有效举措。同时,由于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减少当地群众使用燃料时,对山上树枝、草的依赖,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近十年来,地质工作者在红土地上找地下水、找矿泉水、找地热资源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主持下,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与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共同在宁都县成功实施探采结合井28口,总出水量4817吨/天,解决了12个乡镇40个村组,33575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建成安全饮水示范工程6处,提供了赣南基岩缺水地区以山泉水为主、地下水应急补充的供水典型示范;有效地缓解了旱情,保障了老区人民的安全饮水。2019年10月1日,在洛口镇刘均前村完成探采结合井一口,水量239吨/天,解决107户/301人的缺水问题。刘均前村民小组几代人靠天喝水的历史从此结束了。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主持下,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与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共同在于都县共成功实施探采结合井51个,总出水量6371.98吨/天,可解决安全用水人数达10万人,实际解决49个需求点的安全用水问题,解决缺水户数12826户,缺水人数55261人。其中峡山小学实施一口探采结合井,水量321.32吨/天,解决了全校数百名师生的生活及教学用水。通过对赣县夏潭村的矿泉水普查,提交了4口可供开发利用偏硅酸型天然矿泉水开采井,水量798吨/天,达到中型规模。

在寻乌县磷石背开展了地热水可行性勘查工作,对寻乌县河角的地热水开展了可行性勘查工作。目前,这二个项目已完成招商引资工作。

开展了石城县楂山里地热勘查,完成3个地热孔施工,总出水量4401吨/天。目前,前期开发工作正在推进。

二、废弃矿山变果园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导,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修复矿山生态,治理矿山环境,建设美丽家园,让老区人民享受绿水青山的生态福利,是地质人在这片红土地上的一大贡献。

陪同我采访的陈永忠给我讲了地质队在完成一个稀土废弃矿山治理工作后,在矿区可利用地上建果园基地,走绿色发展之路的故事。让我大脑洞开,地质工作者探寻出矿产资源后,有关矿山、单位、个体进行资源开采。若干年后,资源枯竭了,矿山废弃了。这时,地质工作者又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对废弃矿山进行治理,还原矿山开采前的生态环境,或许,这就是地质工作的轮回规律吧。

地质高级工程师——果园基地的农艺师

3月20日下午,我来到了距离信丰县城12公里的嘉定镇桐木村学堂嘴果园基地。见到地质高级工程师刘荣华时,他正在果园观察杨梅树的挂果情况。我就跟着他沿着果园中的小道,在550亩的果园基地上边走边听他介绍各类果树的种植维护特点及今年收成和市场价格的预测情况。

高级工程师——园林农艺师刘荣华

我们从杨梅树种植园转到脐橙种植园,从柚子种植园走到果园基地的蓄水池。站在果园基地的最高处,俯视着满山绿荫茂盛的果树、草丛中灿烂的花朵,规范的水泥路穿梭于各果园之间,我仿佛来到了花果山。眼前的景象怎么也不能与曾经的废弃矿山联系起来。而听了刘荣华讲到杨梅树、脐橙树、柚子树的成长周期,亩产量对比以及各类果树生病防治的知识后,我怎么也不能将一名地质高级工程师的身份与果园的农艺师身份联系起来。

刘荣华于1979年毕业于桂林地质学校后,就在矿区从事地质工作,先后在大余下垅钨矿、坑口采矿工区工作。1985年5月,调入908地质队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1995年取得工程师职称,2007年晋升高级工程师职称。

果园基地是在一个废弃的稀土矿区上建设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当地的老表和许多外地人就在这片土地上开采稀土矿。多年的开采后,资源枯竭了,成了一座废弃矿山。当时整个矿区及周边丘陵是满目疮痍的瘌痢山,山上的植被没有了,水土流失严重,废水流入低处的农田里,导致处于下游的一千多亩水田不能耕种水稻,可以说当时的农田是寸草不生。

为根治水土流失,修复生态,给周围的乡亲们一个绿水青山的环境。2010年,原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将信丰县学堂嘴稀土矿山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作为示范项目进行了立项。2010年12月,在通过招标投标程序选择项目治理单位时,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以自己的专业优势及优秀的治理方案和团队而一举中标。

项目的实施采取了边治理边回收资源的方式进行,并于2011年3月正式开工,2014年1月完工。在历时3年的治理中,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按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近期、中期、长期兼顾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规程及项目施工图和项目合同的要求组织施工。并种植了脐橙、杨梅、柚子各种果树9167株,平台边坡植草80亩。在治理的同时还最大限度地回收了矿区残余的稀土资源110吨,增加了地方的财政收入。

信丰县学堂嘴稀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示范项目结束后,经过一年的保质期后,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圆满完成了各项治理任务,并在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恢复,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修复方面总结完善了规范,积累了经验,锻造了一支高水平的治理队伍。

在与刘荣华的交谈中,他谈得最多的就是果园基地的建设和维护,谈种植果树的体会。他说,种植脐橙树后,需要4年的生长期,即第4年才会挂果。种植脐橙树最担心的就是怕得“黄龙病”,这种病一旦染上,目前还没有有效医治手段,而且还会传染,所以一经发现就必须将病树砍掉。这几年,我们已砍了3000多棵,同时也补种了3000多棵。

与刘荣华握别后,在返回信丰县城路过与果园基地接壤的桐木村时,我在村里转了转。村边的农田里开满了油菜花,山丘上的果树挂满了绿色的小果,小草爬满了山岗。村里砖混结构房屋有规则的林立在道路两边,许多人家门口,停放着摩托车、小汽车。

我来到桐木村村委会,只见三个村干部正在商量工作。我问村主任在吗?其中一位50岁左右的同志站起来说,我就是。就这样,我与村主任张诗棋就村民的生活现状、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和村干部的工作及待遇聊了一个多小时。

张诗棋说,我们这里,从上世纪的1988年开始就有老表和一些单位开采稀土。20多年的开采,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老天一下雨,含有酸氨草酸的泥浆水倾泻到河床,由于河床的抬高,泥浆水直接流入农田里,造成村里的500多亩农田无法耕种,10个村民小组的1千多人的生活受到影响,没办法只能外出打工。2004年,有个姓童的村民开塘养珍珠,镇政府也支持。第一天将珍珠放进去,第二天就全部死了。后又改养鱼,前十年都是亏损,养出来的鱼,尾巴是弯的卖不出价。

矿山治理后,养鱼就开始赚钱了。一些40—50岁在外打工的村民基本都回来了。种水稻、种菜,到果园打工每天有80—100元的收入,还能照顾家庭。现在还有200多人在外打工,都是年轻人。全村现有18000亩山林,2600亩耕地,大都派上用场,有的种水稻、有的种果树、种草。我们村干部有一项工作,就是与各果园的老板商量,希望给在果园里打工的村民多一些工钱。村里的488户1980人,2019年就全部脱贫进小康了。

“在矿山生态修复方面,我们探索开拓并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与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总工程师陈光飞交谈时,陈光飞自信地说。

这位于1999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勘探工程专业毕业后,就在赣南从事地质工程技术工作的专家,谈到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时,深有体会地说,对废弃矿山的修复要有长远眼光,将废弃矿山变废为宝,有许多模式,恢复治理时,要根据矿山的地表、地下开采的情况进行修复治理。如废弃的稀土矿山重点是地表水土和地下浅部地层的治理修复。这几年,在自然资源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的支持下,我们承担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治理修复项目,通过多年的努力,目前赣南废弃稀土矿山的治理工作已基本完成。

而钨矿山的治理修复又是另一种模式。钨矿大多是在地下开采,存在着开采后的废渣堆积压覆地表,容易发生地质灾害,使山体植被受到破坏,以及地下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等问题。在治理修复时,就要考虑地表、水土的治理与地下采空区的治理相结合。

西华山钨矿因面临资源枯竭转型发展的问题。2017年,经原国土资源部批复建设国家矿山公园。整个矿山公园建设规划分为土建部分和治理部分,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中标做矿山治理部分,我作为项目负责人,在做矿山治理设计时,在6.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采空区的治理,要体现对地质遗迹、矿山遗迹、矿业遗迹的保护。二是安全性的问题,要考虑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治理。三是矿山地表植被的恢复问题。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一半的矿山治理任务。

陈光飞感叹道,西华山钨矿资源的勘查从1952年开始就是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做的,最后治理恢复矿山的生态环境也是赣南地质调查大队,60多年的轮回,凤凰涅槃,我们地质人又让它复活了。

陈光飞的感叹,正好与我在采访中所感悟到的地质工作轮回规律的认识相一致。

三、美丽生态多元美

2013年11月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守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

美好的生态环境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在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指引下,推动生态环境整体性保护和系统修复,让美丽生态呈现多元之美,整体之美。

赣州市地处赣江和东江源头,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以及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南岭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这一特殊的生态功能定位,说明加强赣南这一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2017年, 赣州被列为全国首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这也给工作生活在这片红土地上的地质工作者,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期许。

3月23日下午,我在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院会议室采访院长李海潘时,谈到在赣南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地质工作者应在哪些方面有所建树的话题。

李海潘说,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而绿色就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就是绿色发展。我们所做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生态修复等都是自然资源生态修复的工作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有之义。我们要一以贯之地坚持绿色发展这一核心理念。久久为攻必能为赣南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让老区人民满意效果。

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看,由于赣南红层土壤的特性以及矿业经济规模大,矿山企业多,矿产资源开采面广等因素叠加,导致赣南成为江西省地质灾害点较多的地区。据调查多达2万个,其中有的地质灾害点对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构成了威胁。由于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群发性、频发性、规模小、危害大等特点。地质灾害点的存在始终是隐患,一旦发生,不仅会对附近工作生活的人们造成伤亡和经济损失,同时也会破坏植被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加强对地质灾害点的监测、评估、勘查、治理等工作不仅是给人民群众一个安全的环境问题,也是保护自然生态的问题,而做好这些工作,是地质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从2003年开始,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就在地质灾害治理的监测、资质、评估、勘查施工方面形成了一个治理体系,组建了一支地质灾害治理的专业队伍。近20年来,共勘查施工治理了近百个地质灾害点。

在矿山生态修复,建设绿色矿山方面,赣南地质调查大队贯彻“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根据矿山所处的原始地质环境条件以及周边人类经济活动条件,总结出了技术可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生态修复模式。

在低丘陵、岗地,距离居民区较近,有一定汇水范围的废弃矿山,宜修复成果园。在高丘陵,距离居民区较近,汇水范围较小的废弃矿山,宜修复成油茶林等耐旱经济作物林。在低山、高丘陵,距离居民区较远的废弃矿山,宜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主,修复成林草地。

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根据不同的生态修复模式,先后在赣县、信丰、寻乌、宁都、定南等重点矿业开发地区开展了生态修复工作。

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承接的于都县钨矿废弃矿山综合治理项目,项目区位于于都县南部废弃矿山集中区内,包括铁山垅钨矿隘上矿区、二坑矿区与盘古山镇钨矿三个矿区,呈北东—南西向分布,长近20公里。这三座矿山都曾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开采初期,生产为了战争的客观现实,也受限于当时的生产技术制约,开采条件极其简单,延续至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三个废弃钨矿区又先后经历了民采、乱采、盗采、有序开采等多个开采时期。由于生产技术不够成熟,环保设施不够完善,矿区及周边环境破坏严重,造成大面积山体挖损、植被破坏严重、废渣遍布、河沟淤积、泥石流、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发育,良田损毁,挖损区及废石分布区成为了不毛之地。针对矿山的历史背景和现状,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在设计中充分融合了红色因素,因地制宜,结合遗留下的矿部旧址,综合治理修复了中华钨矿旧址周边的矿山生态环境,让这一红色教育基地重新焕发了光芒。

3月21日下午,我在铁山垅钨矿区中华钨矿公司旧址现场,看到周边昔日开采的山上,已布满了绿荫的树林、花草,南面约1000米远的建在半山腰上的原红军医院,在茂盛的树林簇拥下,若隐若现地能看到房顶。

中华钨矿生态修复图

而信丰县大桥镇中塅村煤矿沉陷区及炭质页岩开采废弃区矿山的生态修复项目,则是地质工作者修复矿山生态环境的经典之作。

该废弃区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位于信丰县东部,距县城32公里,距离大桥镇约1.3公里,距离中塅村部约500米,距离最近的中塅村社湾村民小组仅100余米。

治理区域内的原金兴煤矿开采区,原来是赣南大桥煤矿的一个工区,属国有煤矿,矿区生产历史悠久。最早开采时间为1958年,煤矿的开采促进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20世纪八十年代,受当时“有水快流”的政策影响,矿区内及周边小煤窑一哄而上,滥采滥挖,造成的危害一直延续着。

后来,当地村民用挖土机直接开采地表炭质页岩用于制砖,对地表破坏非常严重,形成了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有:地下采煤造成的地面塌陷、地面变形隐患;土地及植被破坏;地面变形、塌陷及炭质页岩运输损毁了村庄公路。

实施治理前,区域内到处都是煤矸石堆、矿坑槽,黑乎乎一大片。一遇刮风时,灰尘漫天飞舞,村里的老表出门都睁不开眼睛。

该项目于2017年4月启动。经过近二年的治理,大桥镇中塅村煤矿沉陷区的地质灾害、水土流失问题得到解决。地形地貌景观、植被恢复了。同时在治理的基础上,将采坑改造成了景观湖,不仅发挥了景观作用,湖中的水还成了周边蔬菜大棚等农作物种植的灌溉水源。一改以往受矿山引发的地质灾害影响,周边地表干涸,田地沉陷,难以耕种的状况。

通过治理,荒废多年的土地恢复了生机。针对存在许多小采坑、废石堆的问题,在复绿的基础上,依地形改造成为公园的游步道,在树木绿草的映衬下,公园成为村民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近10年来,为了老区的自然生态呈现多元之美,整体之美,让满目苍翠的青山绿水永驻,地质工作者共完成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上百个,为赣南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地质工作服务江西赣南老区纪实(三)

融入老区的地质人

回顾赣南老区的发展历史,特别是矿产资源的寻找勘探,矿业的开发,地质灾害的防治,自然资源生态的修复历史,无不体现着江西省地质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有色二队、264队砥砺奋斗的历史。

赣南地质调查大队的前身为1952年成立的江西钨锡公司地质队和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局中南分局赣南粤北地质勘探大队、冶金工业部地质局201队、江西省地质局钨矿普查勘探大队。1981年4月,由908队,909队的地质技术人员合并成立了赣南地质调查大队。职工2900人。

有色二队于1953年成立,是江西省组建最早、长期从事以钨矿勘查为主的专业地质队伍。自成立之日起,就承担了“保生产、保建设、为矿山服务”的重任,并一直在赣南的各钨矿山及周边地区从事地质勘查工作。有职工900人。

264队1956年成立,是一支从事铀矿找矿工作的核工业地质队。先后辗转于新疆乌恰、浙江衢县、江西寻乌、瑞金、赣州市章贡区等地。1964年从浙江衢县转战赣州寻乌。有职工1900人。

采访陈光飞总工(右1)、合龙钨矿详查项目负责人陶建利、项目队地矿工程师梁文剑

可以说,在赣南的红土地上,同时有三个在全国行业内有较高知名度的功勋地质队,且地质工作者达5700多人,这样的人数规模在全国同类地区为数不多。

 一、坚守初心、弘扬“三光荣”精神

“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是激励一代又一代地质工作者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美好而勤奋工作的力量源泉。

 三年工作量,一年完成

高效快捷的战斗力和工作效能,是地质人以自身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献身地质事业,能吃苦打硬仗的行动,服务经济建设,为老区人民做实事作贡献的能力。

在赣南采访期间,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下属的地勘院2019年——2020年,在赣县合龙钨矿详查工作期间,克服了60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和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三年的工作量一年就完成,提交一个中型矿区详查报告的故事,激起了我的强烈兴趣。

从专业的角度看,一个中型规模矿区的地质工作从普查到详查并提交报告,期间,要完成钻探工作量7万多米,高峰时开动钻机41台,而且钻孔的平均深度都在600米左右,最深的钻孔达980米,地质专业人员仅14人,三年时间能提交详查报告都显得有些紧张。而他们一年就提交报告,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2021年3月23日上午,带着一种既有敬佩又有疑惑的心态,我与地勘院负责赣县合龙钨矿详查项目负责人陶建利、项目队地矿工程师梁文剑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俩人今年都是34岁,正是青春年华出成果的年龄。

陶建利是2009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专业的毕业生,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工程领域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家就在武汉。

谈起2009年本科毕业到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工作的情景时,陶建利风趣地说,“我是随爱人来的。毕业时我准备去广东、深圳工作,那时学地质专业的很好找工作,尤其是男生就更容易了。当时,江西地质局到学校招聘毕业生,我的对象家在湖北潜江,她选择了赣南地质调查大队。队领导知道我也是毕业生,就约我见了面,就这样我们俩人一同来到了赣南地质调查大队”。

十多年的野外地质工作的实践,让陶建利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2020年11月,获得高级工程师职务。

赣县合龙钨矿详查项目是一个矿山企业投资的项目,陶建利的团队从2019年春节后的初八,就开始了野外部署钻孔孔位的工作,到了5月开动钻机30台,6月达到41台。白天,隆隆的机器轰鸣声响彻整个勘探区,夜晚,几十台钻机的灯光点缀着茫茫山野,来来往往地质人穿梭在矿区9.6平方公里的红土地上,好一派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景象。

2019年10月底,完成了设计所需的钻探工作量,11月又补充了部分钻探工作量,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就完成7万多米的钻探工作量。这么高的台月效率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在钻机施工时,地质技术人员要及时将钻探取出的岩芯进行编录,同时取样送实验室分析化验。以往的钻探工作中,一台钻机在同样的地层钻探一个600米的深孔,需要2—4个月,2—3个地质技术员编录。而在赣县合龙钨矿详查项目的实施中,常常是20天就完成一个钻孔的施工,一个地质技术员要同时兼顾3—4台钻机的岩芯编录和取样工作。

第一批进驻勘探区的地质技术员蔡宏建、温畅在8个多月的时间里,分别编录了8166.42米和7783.06米的岩芯。如果“吉尼斯”纪录中,有在一定的时间内编录钻探岩芯的纪录的话,他们俩肯定打破了“吉尼斯”纪录。

在项目的实施中,项目团队遇到的困难真不少。

2019年初至7月中旬,赣县就基本没有晴天。尤其是7月初,遭遇到了60年不遇的特大洪灾,瓢泼大雨连续下了二天,驻地的交通、通讯全部中断,泥石流、山体滑坡灾害随处可见。农田、通往外界的桥梁被冲毁,正在施工的5—6台钻机被山体滑坡掩埋了,所幸的是由于防范到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重大损失。特大的洪灾不仅给项目团队的正常施工带来困难,让原本已时间紧、工作量大的详查任务更加艰巨。而且,生活上的难题更是雪上加霜。就拿饮用水来说,平时大家都是喝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因为下暴雨,山上流下来的都是带着泥土的浑浊水。为解燃眉之急,大家就想了个办法,将浑浊水在水池里沉淀杂质后,将装矿石标本的样品袋套在水龙头上过滤到水桶中,然后在水桶上打一个洞插上一根塑料管,第二次过滤到水桶中。

赣县合龙钨矿项目地距离赣州市内40公里,平时驾车需要一个半小时。项目队里都是年轻人,平均年龄30岁,大部分都成家了。为了完成项目任务,项目队采取了调休的办法,实行一个月休息4天,而且这4天的休息是在钻机完成一个钻孔的钻探任务后,开始搬迁到下一个钻孔施工前的这几天。五一、国庆期间也没有停止生产。

2019年5月,项目勘查工作全面展开的时候,梁文剑的父亲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症,血小板降低,随时都会发生大出血的现象。为此,家里人决定送父亲到广州治疗。

梁文剑说,我当时负责编录岩芯的工作,人手紧,但考虑到妻子要带二个孩子,母亲一人陪父亲去广州我不放心,于是我就找陶建利说,“我想陪父亲去广州”。陶建利听后说,“目前工作虽然多、重,但你决定去陪父亲,我尊重你的决定。”当我将陪父亲去广州的事告诉家里人时,母亲、妻子都不赞同,说,“你还是去工作吧!”最终在家人的支持下,我返回到项目团队。从6月初到11月,我在野外编录了4000多米的岩芯。

2019年6月,陶建利一岁的儿子因患肺炎住院一周,他在40公里外的矿区,都没有到医院去照顾孩子一天,那怕是一小时。看着妻子发来儿子输液针头扎在头上的图片,他心里不是个滋味。

2019年12月底,赣县合龙钨矿的野外勘查工作基本结束,转入了室内综合分析研究撰写勘查报告阶段。为在2020年3月12日提交矿区的详查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评审,进而为矿山企业转入办理采矿证,筹备矿山建设争取时间,项目队的同志又马不停蹄地忙开了。

时间在飞快地消失。转眼间,2020年的春节来临了,勘查报告的初稿也基本形成。趁着春节放假,项目队的同志总算能够放松一下,陪陪家人了。

作为项目队队长、勘查报告的主要撰写人陶建利也利用这难得的机会,与家人一起制定了一个自驾车带着两个孩子回武汉看望爷爷奶奶,然后到湖北潜江看望外公外婆的春节行动计划。

1月18日,陶建利一家4口人回到了武汉父母家,这是三代人难得相聚的时刻,家在安徽的姐姐也赶回来了。1月21日全家提前吃了团圆饭,第二天,陶建利一家回到了湖北潜江孩子的外公外婆家,女儿一家人回来过春节,两位老人别说有多高兴啊!然而,此时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武汉蔓延。1月23日一早,得知为了阻断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武汉将要实行封城的消息后,陶建利坐不住了,他担心的是,如果交通管制范围扩大,自己不能按时返回赣南,3月份提交勘查报告的计划就要落空。于是,全家人商量后,将大年30的年夜饭提前到中午。随后一家4口人踏上了艰难的返程之路。说起返程的艰难,陶建利说,“由于我的车是鄂A牌子,一路上都被拦下来测量体温,加之天气不好,一直在下雨,到湖南长沙时天黑下来了,我们又怕发生意外,连高速路都没下,终于在大年初一的凌晨1点安全到达赣州”。

2020年3月12日,赣县合龙钨矿详查报告正式提交,4月7日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4月8日,评审报告的结论是:赣县合龙钨矿详查报告找矿成果好,钨金属量3.6万吨(中型规模),质量较高,效率高,是一份优秀的详查报告。

三年的工作量,一年完成,而且还是在遇到诸如天灾、新冠肺炎疫情等特殊情况下完成的。这就是工作生活在红土地上的地质人,不忘初心,传承“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的真实写照。

稳定的专业队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

队伍之壮在于器之精,器之精在于人之强。人、人才是决定事业发展的根基。

赣县合龙钨矿详查,三年任务,一年完成的故事,说明了一个单位有一支在各种艰难复杂的环境条件下,能够肩负重任,完成任务的专业技术队伍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进一步佐证了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历届党委班子,多年来,始终坚持为革命老区的建设发展寻找资源,为老区人民谋福祉,建设一支稳定的业务精湛、作风过硬、能打硬仗的具有“三光荣”精神的专业技术队伍的做法,是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即使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由于地质工作经费的削减,地质工作任务大幅度萎缩,一些地质专业人员有的调离地质队、有的下岗转产,开店办厂,开展多种经营以减轻单位经济压力的背景下,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为保留专业技术骨干,稳定一支专业技术队伍,可以说是使尽了招数。

  与78岁的苟月明交谈

3月22日,我采访了1993年至2003年期间,担任大队总工程师的苟月明。

谈到当时在那么困难的处境下,赣南地质调查大队还能够保留一支稳定的地质专业队伍的话题时。苟月明说,“当时目睹地勘院那些离去的专业技术人员,心里很难过。他们大多是业务骨干,有的还是项目负责人。这些人的离去,势必会影响今后地质工作项目的实施。培养一个地质技术员,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做到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历练才能成才。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我们的找矿队伍就散了,为国家找矿工作将难以为继。”

为稳住这支地质找矿队伍,就必须有项目有经费,让专业人员干专业的事。国家计划项目少,经费也少,苟月明就通过自己长期在野外做地质工作时与一些矿山企业领导、私营企业老板有交往的人缘脉络,与这些矿山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为这些矿山企业勘探扩大资源储量,提供技术支撑等方式,获得了一些社会项目,让一大批技术人员既发挥了自己的专业所长,还有不错的收入。在寻找地质项目方面,苟月明采取的方式是,既要检芝麻,更要摘西瓜。用他的话说,芝麻是矿山企业、私营企业的项目,工作量小,经费也少,而西瓜是国家项目,工作量大、周期长,经费也多。

九十年代中期,赣南地质调查大队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获得地矿部的部控重点项目二个,中央资源补偿费项目一个,三个项目的工作经费580万元,这些国家重大项目的实施总算稳住了队伍。

在解决了专业技术人员稳定的问题后,苟月明就将精力放在培养人才,提升能力上。对一批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加入地质队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传、帮、带,让其担任项目负责的方式,让这批年轻人在工作中摸爬滚打,增长才干。通过技术培训、学历教育、脱产进修等形式培养了一批骨干。硬是在地质工作处于低潮时期,保留和培养一大批中坚力量。

2003年8月,苟月明从总工程师岗位上退休了,面对多家矿山企业的高薪聘请,他不为所动,一直留在地勘院当技术顾问。他培养的许多专业技术骨干都已被上级调任,先后有近10名专业骨干到江西地质局所属的地质队担任总工程师、副队长,赣南地质大队因此被称为队级总工程师的摇篮。

而今,年已78岁的苟月明依然还在履行着地质人的职责。可以说,苟月明同志是弘扬地质“三光荣”精神的优秀代表。

2021年3月22日下午,我在赣南地质调查大队见到了地质勘查院院长陈小勇。我们聊起了队伍建设、在革命老区的地质找矿工作。陈小勇的精干和自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地质队处于最困难的时期,我们都能千方百计地保留一支专业技术队伍。现在的条件好多了,目前,地质勘查院集聚了各类地质专业的人员118名,而且队伍稳定。“十三五”期间,我们在高效服务国家、社会、企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实施的赣县合龙钨矿、于都银坑铜多金属矿、张家地钼矿、石城萤石矿等项目都取得了好的找矿成果。

仅仅是地勘院就聚集了1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如果再加上水环院、测绘院、实验室、工程研究院、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院等所属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共有400多人。其中具有正高、副高级专业职称的有101人,中级专业职称的179人。

多年来,赣南地质调查大队认真践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秉持合作、创新、共享的理念。在人才培养,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科技成果的应用,地质找矿理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地质灾害防治的研究和项目的实施等方面,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各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等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度合作。

2011年,经江西省委人才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在赣南地质调查大队设立了院士工作站,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裴荣富作为驻站院士,定期来队给予指导、培养高层次人才。在野外地质队设立院士工作站,在江西地质系统是首家。

在赣南有一支功勋地质队。建队以来,为祖国的国防建设和核电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4月13日上午,我来到位于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华坚中路的264队,与队党委书记张世葵进行了交流。

264队建队60多年来,先后向国家提交多处大、中型铀矿床,其中4个矿床已经开采利用,完成地质科研项目100多个,技术革新项目200多个。

张世葵用一句话概括了264队的奋斗历程:“天山浙水红土地,每到一个地方都为国家找到了大中型铀矿。”

谈起这支始于天山,转战浙水,立足红土地专业从事找铀矿的地质队,那些不忘初心,怀揣着建设祖国国防事业的满腔赤诚,告别父母妻儿,远离繁华都市,钻山沟,住茅棚,翻越崇山峻岭,穿行荒漠戈壁,披荆斩棘,风餐露宿,不辞辛劳为国家寻找铀矿资源,弘扬“三光荣”传统的地质队员时,张世葵充满了敬意和自豪。

他给我讲了他加入这支队伍后的一段经历。

1984年,我从核工业部的天水地质学校毕业,来到了当时驻在瑞金的264队报到。随后就分配到驻赣县大阜乡的野外分队地质组当了一名技术员。那时,我刚满19岁。地质组的任务就是跑路线,寻找水样。白天,大家到野外跑水样点,取水样,用伽马仪测出伽马数据,用测氡仪测出水的浓度。然后根据数据圈定矿化点,再通过槽探、钻探手段进行验证。晚上就在老表家借宿。就这样,我在工区一干就是2年。

1987年,我们分队转战到崇义县的麟潭乡开展野外地质工作。有一天,我与女地质员黄兴菊一起到野外去取水样,当时的黄兴菊也就20多岁,与男同志一样在野外跋山涉水,住茅棚。

当我们路过一个茅草堆时,无意间捅了马蜂窝,这可遇上了大麻烦。数十只马蜂追着我们要报复,撤离时,我的手被马蜂蜇了几下,而女同胞就惨了,脸上被十多只马蜂蜇了,当时,脸都肿了,就连走路都无法看清楚路面。我就赶快将随身带的蛇药揉碎后,涂在黄兴菊的脸上,以达到解毒的效果,然后就背着她向野外工作汇合点奔去。山间草丛小路,高低不平,一会上坡下坡,就这样,我背着她足足跑了一个多小时才赶到汇合点,然后用车将她送到乡卫生所。

张世葵回忆起这段在野外工作的经历时感慨地说,那时,乡村之间不通公路,不像现在有村村通。工作生活用品全靠自己手提肩扛带入工区。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业余生活也很充实,白天工作一天,傍晚回到驻地,就打篮球,打扑克牌,输了就罚做俯卧撑、脸上贴纸条。

二、与老区人民同圆“全面小康”梦

我与赣南地质调查大队的许多地质队员都很熟悉,并且在寻找矿产资源,地质找矿规律研究方面,有过长达十余年的合作。耳闻目睹了他们坚守初心,把为革命老区的发展振兴,为老区人民摆脱昔日的贫困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作为自己的使命任务,并且把地质队自身的发展、地质工作者的成长成才融入其中所做的许多工作。

记得在2007年的中秋节这天,我和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的30多名同志在瑞金、会昌一带开展1:5万矿产资源调查工作。傍晚,当我们一行从野外返回驻地时,看到了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党委书记陈武、工会主席余南萍等10多名同志,带着月饼、水果从200公里外的赣州市区赶来陪同我们一起过中秋节。他们还带来了几个小节目,我们一同在野外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佳节。

2008年11月——12月,由于当年的野外调查工作任务重,为保证年底完成任务,我所在的单位——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从1000公里外的南京调集的一批科研人员充实到项目组中。因为人员多,在野外丘陵地带开展工作、宿营也在乡村里,又是自己建食堂开伙,加上已进入冬季,工作和生活上都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时任赣南地质调查大队队长朱祥培得知后,就派出有丰富野外地质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协助我们工作,定期派人派车给我们送来蔬菜、肉类、副食品,还经常到项目组驻地看望大家,了解项目组的同志在工作、生活中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将我们这些从远方来到老区工作的同志,当作自己单位的职工一样对待。

多年来,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与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在真心真诚的合作中,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是在同甘共苦、攻坚克难的工作中建立起来的,在今天看来,更显得弥足珍贵。

在赣南采访时,一次坐地质队小车班驾驶员陈新刚的车时,陈师傅对我说,“前不久,我到南京出差,在城里迷路了。这时,有个中年人主动问我,你是赣南来的吧,是赣南队的吧!接着就将我要去的地点,应当怎么走,做了详细的解释。原来他是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的职工。”

这次到赣南采访,当我走出机场时,就看到工会主席余南萍,到了驻地又见到了队长陈武、党委书记曾载林。这些队领导都是20年前就认识了,并且还一起跑过野外。20多年来,他们一直就在这片红土地上工作生活。我就想,凭我对他们的党性、人品、能力的了解,由他们主政的地质队还能差吗?

3月23日中午,我在陈武的办公室与他交流了2个多小时。我向他提了一个问题,你是一队之长,你带的这支队伍有近3000人,你最大的压力是什么?

陈武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压力:一是发展的压力,我们地质大队现在的人才结构、装备、资质与市场的发展还有短板。人才结构不合理。体现在,我们是以地质专业为主,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地质队,我们还缺乏诸如矿业开发、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地产开发方面的人才,我们要努力多承担国家的重大项目,同时也要面向市场参与竞争,而无论是国家项目还是市场项目,我们的资质升级的任务都很重,压力大。目前,我们有地质灾害、工勘、测绘等26个资质,但甲(壹)级资质的只有8个,所以资质升级的任务重。同时,我们的设备更新任务也很重,人们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只有兵强器精方能打大仗打硬仗。二是资源保障的压力。赣南是革命老区、山区,支持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地质人的职责所在,目前,许多矿山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山区地质灾害多发,如何提供资源保障,防治地质灾害,维护生态、修复生态,我们责任重大。三是地质事业的发展与满足广大职工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压力。

从陈武说的三大压力,我能体会到他作为几千人的领头人的所思所想所要做的,都是事关一个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陈武是地质二代,打小开始,那些叔叔、阿姨背着地质包,早出晚归,日晒雨淋、风餐露宿,常与毒蛇猛兽打交道、足迹遍布赣南的崇山峻岭,为祖国寻找矿产资源的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对他影响至深。1983年,陈武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兴国县留龙金矿野外分队,摸爬滚打一干就是8年。后来到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机关工作,2003年以来任地质队副队长,党委副书记,还在南康市挂职任副市长2年。2007年5月,担任赣南地质队党委书记,2016年5 月,任队长、党委书记,2018年任队长。

陈武任队长期间,正是“十三五”时期,应当说,陈武与队领导班子带领全队职工在为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为老区人民脱贫奔小康,为老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倾情尽力做保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在老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将地质队的自身发展,地质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老区的建设与发展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向上级党委,向全队职工呈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十三五”期间,实施地质找矿项目132个,向国家、企业提交了一批资源量,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十三五”期间,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创收三年翻番,职工收入稳定增长。

   赣南队信丰职工安居房

把满足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实现与老区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策,投入配套资金1.02亿元,新建职工住宅1009套,确保职工有房住。投入6000万元用于职工住宅基地的环境美化、公共设施的维护。

3月21日下午,我来到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位于“红都”的瑞金沙州坝基地。只见7栋住宅楼由北向南依次展开。项目部负责人贾晶告诉我,为解决在瑞金退休的50多名老职工的安置以及家在宁都、于都、兴国、石城、会昌这一区域内退休但没有享受过单位福利分房的128名老职工的住房问题。根据国家的棚户区改造政策,在瑞金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的212套住宅,于2020年3月开始建设,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进入市政工程施工阶段,7月底将全部完成,进入装修阶段,年底老同志们就能入住了。

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工会主席余南萍说,我们地质队是个老队,从上世纪50年代成立,到现在有近70年的历史了。7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地质人在赣南这片红土地上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让退休的老职工安享晚年的岁月,让中青年职工安居乐业,这是一项民生工程。为此,这些年,我们队分别在章贡区、信丰县和瑞金的老基地上建了1000多套职工住宅,现在全队共有2313套住宅,基本解决了职工安无居所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就要不断制定新的阶段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沿着正确的道路往前走”。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更好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而在安居这一职工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上,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做得好。

三、传承红色文化又出发

7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地质工作者在这片近4万平方公里的红土地上,传承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把为老区人民服务,为老区的发展振兴探寻矿产资源,为老区的美丽富饶作为自己的使命任务,默默无闻地耕耘着。为了帮助老区人民发展经济,尽快摆脱贫困步入全面小康。30年来,赣南地质调查大队还承担了原地质矿产部、原国土资源部、自然资源部对赣南革命老区定点定向扶贫项目,为扶贫干部提供专业技术支撑。提高了自然资源部对赣南老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支持力度。

在采访中,陈武说,上个世纪的1989年,为支援老区发展,经地质矿产部批准,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将由100多名地质工作者历时12年,从普查、详查到勘探的兴国县“留龙”金矿勘探报告及资料,无偿移交给老区,并与地质矿产部赣南扶贫工作团一起帮助老区建立矿山。勘探报告显示,矿区有6吨多的黄金金属储量,达到了中型规模。

对地质工作者为老区发展振兴所做的工作和无私奉献,老区的各级党委、政府、人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尽力地为地质工作者的工作开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必要政策支持,帮助协调处理一些仅靠地质队和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让地质工作者与老区人民一同进入全面小康。

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存在许多同志工作多年,因为家在农村和经济等客观原因,一直没有享受过福利分房或购买商品房,有的同志工作了一辈子,退休后还没有自己的住房。为了解决地质职工的住房问题,赣州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倾情相助,在土地性质的变更,老基地土地的置换、经济适用房、棚改房政策的运用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从而让所有无房的地质职工圆了多年的梦想。

谈到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时,陈武说,江西地勘单位的改革已全面启动。赣南地质调查大队要坚持地质立队、科技兴队、产业强队的定位,把国家需求、政策需求、市场导向、服务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地质工作的风向标,坚持地质事业的发展与满足广大职工对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新的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地质找矿、资源勘查领域要结合国家需求,着力在绿色勘查上取得实效。

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主要在地质灾害治理、地质环境保护、废弃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上发挥地质工作的专业优势。

在服务民生方面,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水文地质和地质文化村建设,重点开展老区的富硒土壤的调查开发利用工作,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在矿业开发、老基地存量资源的盘活方面都要有新的建树。这些工作任务的落实,关键还在于传承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弘扬地质三光荣精神,建设一支讲政治、业务精、懂市场、会经营的干部队伍。

采访结束时,我对眼前这位在一个有近3000人的基层地质队担任主要领导多年,今年已57岁身材精瘦、活力满满的人,有了更多的了解。他的话不多,却思维敏锐,视野开阔,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了然于胸,对行业产业发展趋势的认知,对单位各项业务工作的熟悉程度,对职工群众的浓浓情怀,以及他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在困难面前表现出的那种自信,让我心生敬意。

赣南是革命老区,是当年中央苏区和湘、鄂、赣三省苏区的所在地。老区的人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当年参加红军的人数占当时总人口数的40%,中国工农红军西征北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有8.6万红军,其中赣南籍的子弟就达5.6万人,长征路上,平均每前进一公里就有3名赣南籍的红军战士倒下。可谓是万里长征路,一路都有赣南魂。

在赣南这片充满红色基因的土地上,地质人如何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长征路上,为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为老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3月23日下午,我从赣南地质队党委书记曾载林那里得到了答案。

赣南有浓厚的红色基因,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这里出发,到达陕北奔赴抗日前线,谱写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是我们要珍惜的宝贵财富。队党委正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就是要通过学习百年党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凝聚奋斗的力量,为赣南老区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服务老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为我们地质事业的改革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坚持科技创新,走绿色发展之路。曾载林说。

谈起地质队伍的建设时,曾载林认为,红色文化、地质“三光荣”精神是凝聚地质人的魂。文化兴则地质队兴,文化强则地质队强。地质队重视文化建设是有传统的。过去我们的前辈在国家工业建设急需矿产资源的时候,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投入地质找矿工作中。那时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他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无怨无悔。

如今,我们这一代,还有90后的一代,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地质工作,工作生活的环境条件比前辈们好多了,思想、视野也都更活跃和开阔了。客观地讲,我们在为国家为人民做奉献方面还是有差距的。尽管这些年我们也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队伍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但还有距离。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将队伍建设成为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弘扬“三光荣”精神,充满正能量的队伍,对党委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一个单位看的是精神面貌,是否有进取、奉献精神,有没有战斗力、执行力。如果这些都具备了就不愁我们没有项目,就不愁单位的发展。关键是在目前的环境和条件下,将文化建设与地质工作融合好,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找资源,为老区人民服务。

尽管我与曾载林的相识有20年了。过去他一直是从事地质专业技术工作。2007年,担任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总工程师后,一干就是十多年。在他任总工程师期间,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江西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单位的支持下,赣南地质调查大队的找矿成果十分耀眼。先后取得了“银坑银铅锌多金属矿、石城楂山里萤石矿、会昌淘锡坝锡矿、安远园岭寨钼矿、崇义淘锡坑钨矿、兴国城岗萤石矿、全南青龙山萤石矿”等7个矿区的找矿重大突破,一跃成为大型规模矿床。地质找矿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一批新的成果。期间,有二项找矿成果获得国土资源部找矿成果二等奖,一项成果获得江西省找矿成果二等奖。

我是这次到赣南采访前,陈武与我通话商量具体行程时,才知道曾载林的工作岗位有了变化。我还为他担忧过,从搞技术管理到党务工作,跨度这么大,能适应吗?通过这次在赣南的几次交谈,我感觉他能够将专业技术人员严谨、钻研、较真的特质,运用在党的建设和职工思想文化建设中,并且还有创新,在他的工作中,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优良作风。

我们在讨论赣南地质调查大队的定位和下一步工作着力点时,曾载林将其归纳为三个定位,提高三个能力。即三个定位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支撑,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保障,从行业、专业的角度为老区人民服务。三个能力是,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能力,提高自身发展的能力,提高地下找矿、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服务民生的能力。

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规划管控,提升储备安全保障能力,实施新一轮找矿战略行动的目标任务。

而赣南的大部分区域,正地处于我国南岭、武夷山两个重要成矿带范围内,国家实施新一轮找矿战略行动,赣南这片红土地上的地质工作者将会有更大的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红军长征出发渡口

 在我们实现百年梦想第一个奋斗目标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目标的新征程已经扬帆起航。传承红色文化,弘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走绿色发展之路,全面提高服务老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作出新贡献。这是红土地上地质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任务。

新征程、新任务,红土地上的地质人出发了!



上一篇:盐   诺

下一篇:中国南海的冰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