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摆手舞

来源:原创作者:谭华睿时间:2023-11-09热度:0

土家摆手舞

摆手舞深扎于土家族生活土壤之中,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土家族精神生活和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又以其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怀,不存芥蒂、声威并重的气量,经千百年吐故纳新的酝酿递进,造就出了质朴而粗犷、自然而厚重且风格独特的土家文化。

向来有土家族“百科全书”之称的摆手舞,是种极具民族特色的舞蹈艺术,也是土家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文化符号之一。摆手舞所表现的基本内容涉及人类起源、神话传说、民族迁徙、狩猎捕鱼、古代战事、刀耕火种、饮食起居等方方面面,由最初对动物姿态的模仿,丰富发展并加工提炼,成为今天内涵丰盈、风格独特、形式完美的民间艺术。透过它的内容与形式,可以了解土家族历史文化的演变,土家民俗艺术发展的轨迹以及与周边文化的碰撞交流。

目前学界考证,摆手舞的起源以祭祀祖先、巴渝舞演化两种观点最为普遍。《蛮书校注》卷十载:“巴氏祭祖,击鼓而祭”,说明摆手舞始终贯穿了祈求庇护和祭祀先祖的主题。而《华阳国志巴志》则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仰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振奋军威、气势磅礴的战歌武舞,与其他区域的歌舞形式大相庭径,专家以此推断摆手舞与巴渝舞同源异支。

时光远征,万物更替。摆手舞的演变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相传当时巴人战前喜歌喜舞,且在助周伐纣中大显身手,军战舞受到周王喜爱,一度被引入宫廷,陈于帝王礼乐。至汉代,巴人军战舞拔格成为汉宫廷舞乐,又被称为巴渝舞。它的另一种形式,则在民间广泛流传,至唐宋时,摆手舞因其载歌载舞、浩荡涌进的形式,被称为“踏蹄之戏”。而今民俗活动中的摆手舞有了新的生命,在表演、环境、配乐等方面融通了现代元素,原始摆手舞向广场摆手舞发展,加入操化动作,形式也不再拘泥于重大节日,成为土家族居民大众的健身体育项目。其舞蹈刚劲而稳健、热烈又庄重,群众基础深厚又深得喜爱,赢得了“东方迪斯科”的美誉,并被国务院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家人称摆手舞为舍巴日。“舍巴”意为“摆手”“日”即“做”。土家族是一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其动宾倒置,“舍巴日”,汉语直译为“做摆手”,意译为“摆手舞”。

集舞蹈艺术和体育健身为一体的摆手舞,也是歌舞浑然一体的综合艺术。摆手舞从商代流传至今,经千百年沉淀演化,天然的和谐风趣与耀动光热,在浮光隙影的明暗里推陈出土家生活起伏的律动。

描影抒情的摆手舞,是土家人情感的寄托栖止,也是他们将生活融入诗情画意波涌的表现,日月星光凝在舞间,让人眉目千转、刹那顿悟,人间波折同纵声高歌一样,有曲有折、有平有仄更能让人心动、缅怀和深思。

在形式上,如今的摆手舞有大摆手和小摆手之分,小摆手土家语叫舍巴或舍巴巴,大摆手土家语叫叶梯黑,舞姿从贴近生活的围猎劳作、日常生产中取材,逐渐演变成以“单摆”、“双摆”、“回旋摆”、“抖跳蚤”、“岩鹰闪翅”等动作为主的优美舞蹈。舞歌的韵致在流传中得到简化,目前有为摆手时传唱的山歌《要吃饭就要挖土》,另一首则是《点兵歌》。两歌歌词简单上口、韵味十足,似丛山中的脆鸣,又似滚落高崖的大瀑,缓时幽幽平涌、急时嘈嘈奔流,映射了土家族先民朴实的生活哲理和英雄崇拜的理念。

摆手舞对身体的协调性要求较高,扭、转、屈、蹲的动作组合需要调动全身各部位肌肉参与,上下肢密切配合,张弛有序、协调发力才会使舞姿游刃有余、敦实稳健。它的基本动律为手脚同边,下不过膝,上不过肩,身体下沉而微有颤抖,摆动线条流畅自然而大方落落,动姿如轻云翻飞,神态婉回又如游龙出海。

清代诗人彭施铎在《溪洲竹枝词》一诗中赞叹:“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描绘了当时土家族摆手舞欢腾起舞、蹁跹进退的盛况。也从侧面印证土家人骨子里的倔强,他们始终心灯长明,不为外因所折,总会应时而歌,像四季中挂在枝头的小太阳,给人温暖与希望。

渝东南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以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居环境,把摆手舞的传统性、民族性和群众性完整地传承了下来。县域内的黄水风景区,“毕兹卡绿宫”土家风文艺演出团以摆手舞为主题,构筑了一道瑰丽的旅游文化风景线。初夏时节,紫绿相间的四叶草,爬上院墙的禾雀,隐在假山青霭间的蔷薇,仿佛硬要在一夜间充溢眼眸,从各处赶来的游人,聚集在天上黄水大剧院,赏析从远古奔来的摆手舞,台下游人情绪跃然心头,跟随抑扬顿挫的锣鼓声调,附唱着摆手歌的尾调,汹涌歌潮摒弃了地域阻挡、穿透了时光禁锢,将奋力更生的氛围烘托到极致

县城内树有树涛,竹有竹韵,风轻草软,百花争妍,四野历历的横香疏影,仿佛要与年少的时光相叠。初染鹅黄的嫩柳,几片绒绒嫩叶伶俐伸张,灵动身姿似天生携带,让人流连观赏难以招架。城郊的万寿古寨以“石柱女将”文化为背景,楔入摆手舞和摔碗酒等特色礼俗。游人观赏青山野桃、断桥芍药、沟渠水仙之余,石磨豆花、都粑块、野山珍等美食同样让人流连。

夜幕降临,犄角旮旯被红蕊粉瓣点缀,枝梢上,红的黄的娇艳,叶丛中,白的粉的可亲,栏杆后,橙的蓝的诱人。星星在搬移,满天游曳的光彩,让人错愕而惊艳。引舞者将摆手坪中的篝火点燃,众人以篝火为圆心围成圆圈齐跳摆手舞,乐师以大鼓、大锣打击伴奏,常用调子为单摆、双摆、磨鹰闪翅、撒种等节奏平稳、强弱分明、雄浑深沉的曲牌,通过锣、鼓的节奏来控制舞蹈队形和动作的变化,圆圈行列之前有“导摆者”,行列之间有“示摆者”,行列之末有“押摆者”,让从未参加过的人也能在用心观摩后学到形质。摆手舞唱腔多为喊腔,由梯玛用土家语领唱摆手歌,引导舞蹈者和观众合唱。旋律性不强,但颇有声势,能表现强烈的欢乐情绪。

不同的舞蹈内容有不同的节奏。表现战斗时,节奏高亢激越。表现追忆祖先时,节奏舒缓而庄重。表现生产劳动时,节奏快慢有致。表现生活时,节奏轻松活泼。鼓锣声的紧要处,摆手坪中间熊熊燃烧着的篝火,将舞者的脸庞映得通红,舞者甩开手臂,踏着锣鼓节奏,高呼“舍巴”, 舞狂放而干劲有力。

歌声飘来,高潮出现了,观众们也被现场气氛感染,也合着节拍大声和唱,一时间鼓声、锣声、号声还有“哟嗬、哟嗬”的和唱声,似从远古而来,厚重而坚硬,粗犷而雄浑。

土家摆手舞浸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土家族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既属于艺术范畴,又属于体育手段,在雄浑歌声与简洁伴奏中练习摆手舞,让人产生归于田园牧歌的心境,仿佛使人通达美好的彼岸、登临远古的仙境。无论是在观看表演或亲自体验,人们都能从中获得愉快情感的体验、美妙的心灵享受!


上一篇:也说说春节放鞭炮的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