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青藏高原印象

来源:作者:心垠时间:2023-07-04热度:0

1噶乌

现代化的躯壳,满载着远古的灵魂,扇动藏历节气丛中崭新的翅膀,飞遍雪域高原上的旮旯角落,传承往世的尘缘,弘扬来生的业果。

从土台到木盒,再从砂金、藏银、三色铜到黄金、纯银、紫铜,悠悠岁月的历程如川流不息的河水,沿途有险滩、瀑布、湖泊、回水沱等诸行无常,但终究会奔向万法归一的汪洋大海,让生命的潮汐,转动循环轮回的日月,凡思俗念至此销声匿迹,佛光普照从此茁壮成长。

如果天圆地方是三千大千世界中惟一的真谛,那么男人将大地斜挎在腰间,女性把苍天正挂在胸前,中间那些生生不息的日子,便在距离心脏最近的界域,各自铸造小巧玲珑的佛龛,终生供奉圣洁的信仰。

此外,还有玛瑙、琥珀、珊瑚、翡翠、松石相依相伴,似漫漫长夜中闪烁的新星,在日全食的时段,释放出希望之光,照亮芸芸众生的眼睛,睁开就有涅槃的生机。

不管身在何处,无论心居何方,只要携带上噶乌,吉祥如意就像路边的青草,护佑前行的脚步走向天涯海角。

2木锁

历史的最大教训就是遗忘历史。

在那蛮荒的丛林时代,木锁始终秉持以柔克刚的儒将风采,深深融入坚固的石墙中,充分肩负门闩和门杠的刀剑功能,殊死抵御外来的风霜雨雪、豺狼虎豹、盗贼匪徒,忠心守护村村寨寨、家家户户的生命财产。

每个木锁均有一把惟一匹配的木钥匙,不管你离开老家有多少里,离开故乡有多少天,鸽子般的木钥匙都能精准识别回家的路途,窠巢状的木锁都会耐心等待归乡的脚印。

随着金银铜铁逐步进入青藏高原,木锁不得不与水磨、粮盖、茶桶、等卯榫器具依次别离岁月的舞台,同神话故事一道埋葬没有文字的寨话,偶尔被猎奇的瞳眸,窥视一番后再次丢弃到更远的远方。

门前的树林一辈又一辈地更新演替,椽间的燕雀一代又一代地繁衍生息,既然选择了没有族谱,也没有坟茔的命运,就让风吹散安宁祥和的温馨,就让雨淋化贫穷落后的辛酸,能够留下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名字,就是最好的结局。

在这一去不复返的时空中,一旦错失了轮回的机会,不管何时去回首,无论何处去展望,历史的最大教训依然是遗忘历史。

3唐卡

一副又一副习以为常、微不足道的画卷,以喜马拉雅的高度,长江黄河的长度,青藏高原的宽度,开创藏区独具特色的历史维度。

在藏历丛中选择良辰吉日,千百名僧人缓缓展开半坡的佛像,静静吸收大地博大精深的灵气,轻轻承接太阳圣洁无瑕的华光,然后在法号庄重的诵经声中,反复洗涤滚滚红尘里的凡思俗念,最终将芸芸众生虔诚如一的心愿,徐徐传遍没有生死、只有轮回的三千大千世界。

那些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画师,穷尽毕生心血和精力,协和矿物植物艳丽明亮的七彩色调,融汇教别内外高深莫测的种类流派,描塑璀璨夺目的天地神佛,熟稔活灵活现的开脸技艺,待到加持供奉的那一刻,自己却被记忆深深地遗忘,恰如大自然中生生不息的青草,肉身进入恒古不变的幽幽岁月,魂灵却归宿循环往复的春夏秋冬。

面对钢筋水泥浇铸的寺庙经堂,手机电脑复制黏贴的印刷品,虽然物质逼人退化、欲望催人异化,但祖祖辈辈代代相传的手工唐卡,依然是广大信众始终不渝的精神净土、心灵家园。

4、青稞地

在青藏高原的峡谷中,河流环抱的青稞地,是山乡奇绝的风景,也是村寨惟一的希冀。

是大地喜欢上青稞,还是青稞选择了大地?从青春年少的风霜雨雪到白头偕老的日月星辰,从启耕节的虔诚祷告到望果节的吉祥如意……高处那排默默无言的白塔,始终没有说出农耕文明的生存密码,只让炯炯有神的眼光,指引一代传一代的草人,深入年年岁岁中岁岁年年地寻寻觅觅。

剔除一切华丽的修饰词,那些陪伴种子的汗水,以脸朝黄土、背朝蓝天的英姿,摆脱病虫兽灾的纠缠,冲破狂风暴雨冰雹的阻拦,最终在寒霜冷雪冰冻降临之际,平安抵达碉房帐篷的火塘边,给盘腿而坐的生活注入糌粑的醇香,给吉祥如意的节日增添咂酒的烈度。

独对人文风情的正反两面,有形而下的唯物,也有形而上的唯识;有穗芒金灿灿的历史记录,也有观音土酸酸的乡村记忆;有颖果累累的丰年记忆,也有青黄不接的饥馑时段;有喇嘛寺的宏大赞歌,也有土地庙的民间人话……惟有长命百岁的古树,好了外在的伤疤,也不会忘却髓心的疼痛。

青稞是大地的肉身,大地是青稞的灵魂,命中注定的运势,紧随日月的光辉,转世般循环往复地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