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会员张葆海新作《大绸商》

来源:张葆海作者:中国自然资源作协秘书处时间:2023-01-12热度:0

1

《大绸商》

作者:张葆海

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Q&A


创作谈 

时代呼唤诚信创业精神

张葆海

不知不觉间,已是“奔六”之人。30多年与文字缠缠绵绵,生命中似乎已离不开这些有灵性的符号了。就是这些符号,陪伴我度过了在偏远矿山的孤独寂寞;就是这些符号,伴随我走过了十几个工作岗位。日常工作中的码字,那是天职与本分;业余创作中的“爬格子”,在有些人看来纯属自找苦吃。一段时光一段缘。一旦有了某种机缘,就会自生写作的欲望。这似乎成了不能自控的规律。夜半屏前,每当江郎才尽“写不下去”的时候,也会在心里说,搁笔吧。可没过多久,心里就时常痒痒的,折磨得人坐立不安,真是有种“不写不快”之感。

昌邑位于渤海湾南岸,古称鄑邑、都昌,秦朝设县,宋朝定名,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建制沿革史,是著名的“丝绸之乡”“华侨之乡” 和“中国丝绸文化之乡”,东夷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至今,我已经在昌邑生活了30多年,早已将自己的生命融入了这座城市。

这里是丝绸的故乡。从周朝起,人们便“养蚕织帛,捻线就织”。明代,昌邑北部柳疃一带就兴起“织绸热”。当地人独创性地用野生的柞茧缫丝后织出绸布,具有“轻薄如纸、柔软如绵、坚固耐穿、出汗不沾”的特性,人们称为“柞绸”或“柳绸”。到清代中期,柳疃及周边村庄织机总数达到两万多台,从事织绸和丝绸贸易的人数达10万左右;北京400多家丝绸商号中,昌邑丝绸商号约占三分之一。嘉庆年间,昌邑绸商便背着“绸包”上北洋、下南洋、闯东洋、走西域,将“柳绸”推向世界,并融入浩瀚的“丝绸之路”,年出口柞绸60万匹,使昌邑成为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1933年,柳疃丝绸在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纪念世界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目前,柳疃丝绸技艺为山东省非遗项目、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文化因产业而弘扬。昌邑悠久的丝绸文化早就催生了我的创作欲望,耳濡目染、日积月累的丝绸故事一直充盈着脑海。实践证明,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能够带动一个地域、一个产业的扩张性发展。多年来,对昌邑丝绸一直没有叫得响的高端宣传载体,柳疃丝绸文化品牌的对外影响力受到一定制约。2020年4月8日,时任山东人民出版社副社长王路来昌邑调研,参观了中国(柳疃)丝绸博物馆后,鼓励我创作一部昌邑丝绸题材的长篇小说。此后的几日,顿感压力山大,几乎夜不能寐。时光流经的往事之河,时常在脑海里汹涌澎湃。深沉的感动,必然凝聚成深沉的精神力量,这就是文学的意义。苦熬了两个夜晚,终于完成了2万余字的故事梗概。一大早,像小学生一样忐忑之后,发给了王路社长。王社长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几点修改意见。从此,白天忙于工作,夜晚进行创作。2021年5月创作了40多万字的初稿。接下来,就是马不停蹄地征求意见、修改打磨、联系出版。此时,王路社长已调任山东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长篇小说《大绸商》也就顺理成章地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2

作品以昌邑悠久的丝绸文化为背景,以清末民初阎、亓、李等丝绸产业家族分分合合的商业竞争和矛盾纠葛为主线,反映了清末民初中国经济与丝绸市场的动荡及各阶层人物的命运沉浮,凸显了昌邑人自力更生、吃苦耐劳、开疆拓土的创业精神和诚信为天、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面对产业危机,主人公阎立信等爱国绸商以诚信为本,巧妙化解矛盾,维护民族品牌。作品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王尽美、邓恩铭等早期共产党人在爱国绸商的掩护和配合下,巧妙地护送共产国际代表安全回到苏联,开辟了通往苏联的“红色丝绸之路”的故事。从此,中国共产党依托这条红色丝路来往于中苏之间;共产国际通过这条红色丝路向军阀控制下的中国传递着先进思想和工作部署,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和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九一八事变”前夕,得知柳疃丝绸是日军战机内饰和飞行员服饰的最佳面料时,爱国绸商顾全大局、不计得失,一面与日特巧妙周旋,一面将工厂和库存的丝绸全部烧掉,同时,积极动员捐献钱物,支持抗战,绸乡人不屈不挠、诚信为天、不甘沉沦、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跃然纸上。主人公阎立信,这个昌邑绸商的杰出代表,继承了先辈诚信兴业的优良家风,历尽千难万险,九死一生,用血与泪乃至生命谱写了一曲以德立人、以善交友、以信兴业的颂歌,在京城、在南洋和西域诸地树立起昌邑绸商的美好形象,成为丝绸之路上联结东西方文化的使者。

新时代崇尚爱国奉献,倡导诚信立业,更呼唤创业精神。《大绸商》通篇以弘扬爱国主义、诚信精神为主旋律,对于传承和弘扬作为百年老字号民族产业品牌和昌邑丝绸文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全社会诚信、爱国、奉献的思想觉悟和道德风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现实教育意义。

出版后,有幸被列为潍坊市重点文艺作品扶持项目,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评为全国中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推荐读物,被今古传奇传媒集团授予最受读者欢迎全国优秀小说奖。这也算是我对养育我的故乡的一点贡献吧。

如今,随着自动化技术不断推动着纺织行业创新发展,昌邑丝绸成为多家国际顶尖品牌所青睐的纺织产品,为中外文化与经济交流敞开着一扇别样的窗口。昌邑市围绕建链补链强链,深入探索纺织产业“链长制”,构建起纺纱、织造、印染印花及后整理、丝绸、服装、家居、纺织机械等门类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向更高技术水平、更高生产率和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高端迈进。

33

张葆海,山东潍坊人。中国剧作家协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新闻作品集《大地求索》,报告文学作品集《时代风采》,中篇小说集《且听蝉鸣》,长篇纪实文学《生命密道》,长篇小说《村里村外》《澡堂》《大清神鼎》(合著)《大绸商》等。主编或副主编《昌邑乡村文史大观》《渤海走廊红色文化教育丛书》等地方历史文化图书30余部。先后被授予中国时代杰出新闻文化贡献奖、潍坊市“风筝都”文化奖、昌邑市“丝绸之乡”文化奖,并被评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优秀人才、“齐鲁文化之星”高层次人才、潍坊市首届社科研究优秀人才、昌邑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

上一篇:《万水千山总是情》出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