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栋:《地质文学的创作与作品分享》 ——地大“创意写作”第三讲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公众号“北地文化”作者:阙建华时间:2022-05-11热度:0

20220428号周四,五一长假前夕,校园内满园春色关不住。在地大综合教学楼904教室,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主席陈国栋博士来校主讲第三届“创意写作”系列讲座第三讲《地质文学的创作与作品》。

陈主席01.png

讲座一开始,陈国栋主席就提出:地质文学是讲好地质行业故事,传递行业声音,弘扬行业价值的文学作品。地质文学是时代性文学,是具备真实性品格、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文学,地质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真实地书写时代、纪录时代、反映时代、反思现实,一部好的地质文学应该将行业在时代发展中做事的人、所做的事、所做的结果书写出来,顺应时代而创作。从这一点出发,陈主席认为,地质文学的创作就是以地质工作的开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为主题,以从事地质工作的人物为重点,讴歌伟大时代的作品。好的地质文学作品应有思想高度和精神品质,这种思想高度和精神品质是靠文学来完成的。一叶知秋、滴水藏海,对作家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将真实的事件转化为文学的叙述,哪怕是小人物、小事件、小篇章,只要结构精巧、故事精彩、思想深邃,同样可以写出精短的美文。

陈主席02.png

陈国栋主席在考察采访现场

 

陈主席回顾了新中国地质文学的发展历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年轻的一代》《勘探队之歌》等优秀文学作品记录了那个伟大时代,书写了地质勘探者的精彩人生,展示了地质工作者的顽强精神。地质文学的创作在整个自然资源文学创作中一直比较活跃,原因很多,一是地质文学创作从五十年代就起步,没有间断过,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原地质矿产部(今自然资源部)还专门成立了文学创作室,有一批作家专职进行文学创作,创办了文学刊物《新生界》;二是与从事地质工作的性质有关系,地质队员爬山涉水经历多,创作素材多;三是会员中从事地质工作和在地质行业的会员六百多名;四是各种文学题材的作品都有,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文学评论等。在全国有影响的地质作家,有黄世英、常江、欧阳黔森、范稳、冉正万、劳马、张二棍、贾志红等。

新中国的成长发展与地质工作密不可分,地质行业需要创作一批记录地质工作,反映地质工作者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做出贡献的文学作品,目前一批作家正在采访和创作中。

20213月,陈国栋主席几次到江西省赣南钨矿等矿区采访,创作了报告文学《红土地上的地质人》三万余字,发表在2021年《中国作家》纪实版。陈主席以这次采访经历和作品为例,谈了他从事地质文学创作的经验。


陈主席03.png

陈主席04.png

《红土地上的地质人》发表于《中国作家》2021


陈主席说,在祖国的版图上,位于江西南部的赣州是中国红色政权的诞生地,也是中国工农红军西征北上、奔赴抗日前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生活劳作在3.94万平方公里红土地上的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回眸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启航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日子里,他来到江西省地质局驻赣州市的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江西省地质局有色二队、江西省地质局264队采访,走进三代地质人中,聆听他们讲述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坚守初心、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前行,探寻和发现一个又一个矿产资源地,将地质工作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为革命老区的发展振兴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感人故事。

怎么样讲好赣南地质人的故事?他根据采访所得,分三部分来写:一、地质人找矿的故事,二、地质人保护环境和生态修复故事,三、融入老区的地质人。每部分都由三个故事构成,讲故事,讲人物,讲过去,述现在、谈未来。

陈老师说,从采访中得知,1907年,江西赣州大余县城天主教福音堂的德国传教士邬利亨发现西华山有钨矿,即用五百块银元从西华山庆云寺僧妙园和尚手中买下山权,以修建花园为名,私自开采钨矿,偷偷运回德国。1908年,在南京西江优级学堂(中央大学前身)读书的一名大余籍学生,利用回家的机会,将西华山矿石标本带回学校,交化验室鉴定,方知是珍贵的钨矿。于是,国民政府与邬利亨多次交涉后,以一千块银元赎回了山权。从此,赣南开始了民采、官采钨矿的历史。1921年又发现了铁山垅钨矿。

19304 月,红军在赣南、闽西占领了十几个县,形成中央苏区的雏形。毛泽东同志在会昌调查后,在调查报告中提出“尽快恢复和提高钨砂生产,筹集资金”的意见,并委派时任苏区国家银行行长、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部长的毛泽民到铁山垅、仁凤山矿区调查钨砂生产情况。

1932年春,红军在铁山垅大窝里成立了中华钨矿公司,这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第一个公营企业。采矿领域涉及于都、会昌、泰和三个县,先后有五个中队、十五个分队、三千五百名矿工从事钨矿开采。毛泽民任公司第二任总经理,任职时间是1932年冬至1933年冬。据《铁山垅钨矿志》记载,从19311月至19349月三年零八个月时间里,铁山垅钨矿共生产钨砂7830吨,收入达六百二十万块银元,占当时苏区财政收入的70%,成为新生红色政权的重要财源,铁山垅钨矿因此成为“红色中国第一矿”,也是共和国“第一国企”。

陈主席05.png

共和国第一国企——中央苏区铁山垅钨矿旧址

 

陈主席06.png

在中国钨矿公司旧址采访

 

新中国成立后,江西有色二队对铁山垅钨矿开展普查评价和三期勘探,历时十三年,探明储量新增近七万吨,使矿区钨金属保有量达到十万吨以上,成为特大型矿床规模,按日采原矿石一千六百吨的生产能力计算,可持续开采七十四年。如今,铁山垅钨矿、盘古山钨矿外围发现了新矿化类型矿体,既拓宽了找矿思路、领域,又缓解了世纪老矿山的资源危机。

19703月,地质队还在当年中央苏区南大门会昌县周田找到大型岩盐矿。这在当时让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战斗过的人们、特别是革命老区人民为之振奋。土地革命时期,由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几乎所有物资都被禁止进入苏区,食盐更为紧缺,一担谷子只能换二两盐,不少同志为冲破敌人封锁线,将紧缺的食盐运进苏区而献出了生命。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将食盐化成水,撒在衣服上的片断就真实地再现了当时苏区缺盐的情况。

为了让老表吃上家乡的盐,经反复勘探,1970330日,在周田镇四百十五米处钻到了厚度达十米的岩盐矿层,进而探明了一个储量近二十亿吨的大型盐矿,从此结束了江西无盐矿的历史,还创下发现盐矿后四十七天就建厂生产出食盐的记录。因为找到了国家急需的大型岩盐矿,909地质队成为“全国地质系统一面红旗”,荣获全国第一批“大庆式企业”的荣誉称号。

进入新时期,1988716日,《人民日报》一版以显著位置公布了国家科委关于1988年国家科技成果奖的评定,《江西省新类型重稀土矿床发现、勘探及成矿理论研究》荣获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

地质勘探不仅为了探矿和找矿,还要继续进行矿山开采完的后续工作,“为了满目苍翠的青山绿水”成为文章第二部分的主题。

为建设一个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新鲜、饮水安全、生态优美的赣南革命老区,逐步提高环境质量,近十年来,在这片红土地上的地质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在寻找地下水、矿泉水、清洁能源地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生态修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瑞金沙洲坝是干旱缺水的地方,不仅周围农田没水灌溉,就连老表们喝的水都无法保证。19334月,中央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到沙洲坝。为解决群众饮水难问题,毛泽东主席率机关同志在驻地南面的田里,开挖出一口深约五米的水井。为了让井水清澈干净,毛主席还亲自下到井底,铺沙石、垫木炭,以起到过滤作用。水井建成后,解决了周边群众饮水难的问题,这就是驰名中外的“红井”。

“红井”南面约一百米处,有一个面积约两百平方米的水塘,有一台抽取地下水的深井泵。这口机井是1987年冬,原地质矿产部赣南老区扶贫工作团为解决沙洲坝群众耕地灌溉缺水问题,为红井小组村民建的。当时,扶贫工作团建了五座机井,铺设了灌溉管道,灌溉面积达五千亩,这些机井至今仍为当地群众灌溉农田服务。“红井”“机井”的清澈水流滋润着老区人民的心田。土地革命时期毛主席挖的“红井”和改革开放时期扶贫工作团钻探的“机井”是我们党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体现,是党和人民群众鱼水情深的生动写照。

陈主席07.png

1933年毛主席在沙洲坝修建的“红井”

陈主席08.png

1987年原地质矿产部赣南老区扶贫工作团为红井小组村民建的机井

 

开采若干年后,资源枯竭了,矿山废弃了,地质工作者又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对废弃矿山进行治理,还原矿山开采前的生态环境,这或许就是地质工作的轮回规律吧。信丰县嘉定镇桐木村学堂嘴果园基地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从杨梅种植园到脐橙种植园,再到柚子种植园,俯视着满山绿荫茂盛的果树,草丛中灿烂的花朵,眼前的景象怎么也不能与曾经的废弃矿山联系起来。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根据不同的生态修复模式,先后在赣县、信丰、寻乌、宁都、定南等重点矿业开发地区开展了生态修复工作。废弃矿山变果园,坚持生态文明建设,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家园,让老区人民享受绿水青山的生态福利,这是地质人在这片红土地上的又一大贡献。

陈主席09.png

地质人把赣南的废弃矿山变成美丽高产的果园


在这部分,陈主席总结说: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生态修复必须遵守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容易顾此失彼,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美好的生态环境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在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指引下,推动生态环境整体性保护和系统修复,让美丽生态呈现多元之美,整体之美。

回顾赣南老区的发展历史,特别是矿产资源的寻找勘探,矿业的开发,地质灾害的防治,自然资源生态的修复历史,无不体现着江西省地质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有色二队、264队砥砺奋斗的历史。

在赣南的红土地上,同时有三个在全国行业内有较高知名度的功勋地质队,有地质工作者达5700多人。他们是: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前身为1952年成立的江西钨锡公司地质队和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局中南分局赣南粤北地质勘探大队;19814月,908队、909队地质技术人员合并成立了赣南地质调查大队,职工2900人。有色二队于1953年成立,是江西省组建最早、长期从事以钨矿勘查为主的专业地质队伍,一直在赣南的各钨矿山及周边地区从事地质勘查工作,有职工900人。264队于1956年成立,是一支从事铀矿找矿工作的核工业地质队,先后辗转于新疆乌恰、浙江衢县、江西寻乌、瑞金、赣州市,有职工1900人。

进入新时代,老区地质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怎么样?这是文章的第三部分。

赣南老区是当年中央苏区所在地,老区人民参加红军人数占当时总人口的40%,长征开始时,红军8.6万人,其中赣南籍子弟兵就达5.6万人。在长征路上,平均每前进一公里就有3名赣南籍红军战士倒下。红色文化、地质“三光荣”精神是凝聚地质人的魂,是激励一代又一代地质工作者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美好而勤奋工作的力量源泉。七十年来,一代代地质工作者在这片近四万平方公里的红土地上,传承党的优良传统,把为老区人民服务、“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为老区的发展振兴探寻矿产资源,为老区的美丽富饶默默无闻地耕耘着,把为革命老区的发展振兴,为老区人民摆脱昔日的贫困,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作为自己的使命。同时,在地矿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给三代地质人修建了现代化的住宅小区,与老区人民同圆“全面小康”梦。

陈主席10.png

江西九零八地质队的住宅小区“九零八山水苑”


陈主席说,《红土地上的地质人》是中篇叙事为主的纪实文学,共三万字,从采访到创作到发表,前后用了四个月时间。20213月上旬,用了十天到江西赣南采访,回来后经过准备,用了十天创作;4月带着初稿又到赣南征求意见,补充采访五天,回来后修改;5月初投稿,20217月在《中国作家》发表。作品发表后,在文学界、地质行业产生了强烈反响。这期杂志很快就全部售罄,责任编辑说,连库存的杂志都全部出售了,这是近年来少有的现象;购买本期杂志的基本都是各地地质队的干部职工,往往一购就是五十本、一百本。

讲座最后,陈国栋主席分七个方面总结了地质文学创作规律和自己的创作体会:

1、选题是关键。每个时代都有包含时代重大问题的题材,可以称之为“与时代同频题材”。这些题材相关的人物、事件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改变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且还会深刻改变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改变人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方式。所以地质文学的创作选题应当要考虑你所写的人物和事件是否能产生上述影响。

2、结构、语言、细节:写好地质文学,一是要有逻辑结构,二是文学语言。将真实的事件转化为文学的叙述,尽量用文学语言。要靠细节取胜,细节要有文学意味。

3、创作方法:一是写物,二是写人物,文章重点人物的描写放在细节上;三是要将主题故事、精神提炼升华,这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4、读者第一的意识。写作时要有读者观念,要让读者受众感动,自己要先感动、先动情,这样的作品才能受欢迎。这是文学创作的动力和源泉。

5、实地采访、体验、感受是文学创作的基础。一篇好的文学作品是七分采访体验三分写。地质文学是走出来的文学,要守正创新,不断提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心、用情书写和传播来自基层一线鲜活的、有泥土味的故事。

6、要反映时代主题。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坚持以基层普通人、平凡人为重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好他们的故事是地质文学具有生命力、影响力的前提。

7、成文后要反复修改,听取同行和被采访者的意见。优秀作品是写出来的,更是修改出来的。

陈主席11.png

由于疫情,晚上两百多名同学绝大多数是在超星直播平台线上听讲座,也有几位在校同学和老师来教室听讲座,并和陈老师作了热烈交流。

有同学问陈主席:您是怎样走上地质文学的创作道路的?是一开始就热爱和从事地质工作和创作的吗?陈主席说,我也是半路出家,我大学上的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读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读的是经济学,博士读的才是地质学。从事地质工作以后,一开始是尝试着写了一篇散文《小马灯》,结果在地质部的《新生界》刊物上发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几十年地质文学的写作。

马列学院一位研究生一年级女生问:您是什么时候察觉并努力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的?陈老师谦虚地说,我也不能说形成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就是写作时不要有框框,刚开始可能不知道该怎么写,就要多看材料,多看报告,要勤采访,多听多看,挖掘细节。比如我下去采访,接待方安排我住县城的宾馆,我就说,我不住城里的宾馆,要住矿山,和地质队员住一起,和矿工一起吃食堂,下矿井,才能扩大写作空间,挖掘到材料以外的故事和细节;要坚持写,不要停,慢慢就能摸索到写作的规律了。

工程学院程老师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已经好几次来听创意写作系列讲座。他问陈主席:您写的这些报告文学,当事人和见证者大多还在世,您在写作中有虚构和想象的部分吗?陈主席说,这就涉及到报告文学的纪实美学问题了。在采访中,你会发现,很多当事人的回忆是片段的,零散的,不完整的,有些部分需要有合理的想象介入写作,但这些想象是来自生活的,合理的,又是经过提炼,高于生活的;要处理得自然、巧妙,不动声色、不露痕迹。生活就像一座金矿,要进行反复提炼加工,沙里淘金;要努力用文学的方法来叙述、来表现生活。

陈主席12.png

陈主席和现场同学做创作交流

陈主席.jpg

自然文化研究院和线下部分师生现场聆听陈国栋主席的精彩讲座


自然文化研究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阙建华老师主持了今晚的讲座。他在总结时说:在纯文学边缘化的时代,像这期《中国作家》这样销售到断货的,是很少见的现象,可见文学只要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就能拓宽文学的生存空间。当年,毛主席在中央苏区的南大门会昌,写过一首词《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地质人就是“踏遍青山人未老”,但能写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篇章却不多。由于一代代作家的努力,才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些著名篇章。比如,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本意是写中国南北方各条河流,不经意中成了文学史上的山水和历史人文名著;明末徐霞客寻访名山大川,本意是想写一部动人的游记,但《徐霞客游记》却包含了很多地质、地理、水文的重要科学发现;地质科学和地质文学就在这样的良性互动中不断成长壮大。地质工作从事文学有天然的优势,就是饱览山水大地、江湖湖海,文革前和文革时期两部反映地质工作者的老电影《年青的一代》(黑白片版和彩色片重拍版)里,都有句浩气磅礴的台词:“站在喜马拉雅山顶,放眼全世界!”各行业里,大概只有地质工作者能有这样的豪情壮志。面对此情此景,岂能没有吟咏、没有文学作品?!文学的书写需要有文学的思维和文学的表达。前代地质人留下很多宝贵的文学作品,留下了光辉的榜样;当代地大学子应该接过这个接力棒,在野外考察中,不仅要写考察科学报告,也要用文学的方式写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在祖国的壮丽山河中,写下自己人生的精彩印记。


撰稿 | 阙建华

野外采访图片提供 | 陈国栋

讲座现场图片提供 | 阙建华